《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探究目标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类数? 生:自然数,小数,分数。师: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请你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根据摆成的不同情况写出乘、除算式。 。 1×12=122×6=123×4=12 12×1=126×2=124×3=12 12÷1=1212÷2=612÷3=4 12÷12=112÷6=212÷4=3 师:在这3组乘、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生汇报。师:(指着第②组)像这样的乘、除法式子中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请看课本p12。师: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呢? 生: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师:也就是说,2和12、6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算式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师:说得真好,从上面3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根据这些算式研究数学新本领。因数和倍数。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 你能写出一个算式,让你的同桌找一找因数和倍数吗?(学生互说,教师巡视找出典型例子) ?说出理由。(1)48是6的倍数。(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师:第(3)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请反对意见的同学说说理由。生:因为没有说明18是谁的倍数,所以不对。师:你认为怎样说才正确呢? 生:我认为应该这么说:18是3和6的倍数,3和6是18的因数。师强调: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也就是说: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二、自主探究,找因数和倍数 ,主动建构: ⑴迁移尝试:请学生试着找出36的所有因数。⑵交流方法:教师即时捕捉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基础性教学资源,并及时创生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评价,在评价中探究,在发现中建构。预计学生会有这样几种情况出现:一是写得多与少的区别,二是找的方法上的区别。具体表现为:一是无序、没有方法地写出了一些,如2,3,6,而且仅此写出了几个;二是有顺序地用乘法()×()=36的方法,一对一对地写出了1,36,2,18,3,12,4,9,6,但没有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写;三是用除法36÷()=()的方法想,而且是有顺序地从小到大全部写出:1,2,3,4,6,9,12,18,36。⑶启迪思考: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汇报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时要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方法可以有: 用乘法()×()=36的方法,一对一对地写; 或者是用除法36÷()=()的方法想,而且是有顺序地从小到大全部写。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板书) ⑷试一试找2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