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措施_任艳.doc植保技术Zhibaoji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措施任艳(九台市沐石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长春130500)摘要: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粗食作物,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防治不好,将会对水稻的生长及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影响产量及品种的稳定。水稻病虫害很多,本文就水稻稻瘟病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防治措施,为水稻生产提供防病指导,确保稳产高产。关键词:水稻;稻瘟病;病菌:防治中图分类号:-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4)-15-86-1稻瘟病是-种世界性的水稻流行病害,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我国南北水稻产区,每年都有稻瘟病发生,植株发病一般在生长前期就可以发病,发病后,-般在孕酒前就会枯死。整体上看,田间稻苗象火烧过一样,影响幼苗的生长,在抽穗期发生则会导致植株出现大量的瘪祖有穗无粒,造成大幅减产。1水稻稻瘟病症状稻瘟病发病时期和为害的部位不同,为害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植株的各个部位都能染病,有苗瘟、叶痕、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不同形式。苗瘟:苗瘟一般在三叶期前就会发病,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种子带有稻瘟病菌,在播种时对种子没有进行处理或是处理不当•播后病发,发病植株的基部会慢慢变成黄褐色,叶片打卷,最后枯死,如果空气湿度过大,病苗基部分出现灰色霉层,这是病菌的分生他子密集而成的。叶瘟:叶瘟的发生受气候、品种抗性等影响,在叶片上会出现普通型病斑、急性病斑、白点型病斑、褐点型病班四种类型,四种类型的病斑特点各不相同,用肉眼能明显区分开。普通型病斑最为常见,病斑初期很小,呈褐色或暗绿色,后期变大,成梭形,并有坏死线向叶脉延伸,病斑背而有灰白色霉层。急性型病斑病斑处暗绿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上密生色寄层。白点型病斑在感病品种的嫩叶感病后产生,为白色斑点,不产生抱子。褐点型病斑多发生在抗病品种和老叶上。病部主要在叶脉间产生针头大小的褐点,也不产生泡子。节瘟:发生在稻节上,刚开始为渴色小点,然后随着病情加重不断扩大,最后建延至掖个节部,导致节部变黑色,同时向内凹陷,遇风吹极易折断倒伏。穗领瘟:在穗预或穗轴上开始为褐色小点,扩展后那颈成段变褐。发病早的可造成白糖,发病晚的则秋谷增加。谷粒瘟:染病植株的稻粒颖壳处和护颖上出现褐色病斑,这些病斑的形状不规则。2水稻稻瘟病病原稻瘟病的发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稻梨他菌而引起,此病菌菌统适合在8C〜37,C繁殖,最适合的温度为27“C〜28C,分生泡子的萌发条件为必须有水存在,病菌相对耐低温和干热,对于湿热比较不耐受,抵抗力差。,在这些寄主上存活,第二年天气转热,遇到雨水便会分生饱子,泡子浮在空气中,随气流四处飞散,落在HI间的水稻苗上便开始发病。3稻瘟病的发病和流行1主栽品种的抗性与小种的组成水稻品种对于稻瘟病的抗性有的品种抗性强,有的则易感此病,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上,多数都采用垂直抗性品种,这种垂直抗性受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影响较大,只能在定时期时保持抗性,如果生理小种变化了,就有可能失去抗性。2寄主感病生育期和有利于病菌的气候条件相遇在不同生长时期,同一品种的抗性也有所差异。比如在水稻的分栗盛期,这时是叶瘟的高发期,水稻的始嵇期是理颈瘟易感期,这时期如果再遇到降水,湿度增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措施 任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