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特征值观是当今心理学与职业技术教育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研究选取北京市市级示范园 8 所,非市级示范园 5 所,共 448 名幼儿园教师作为被试,运用宁维卫修订的 Super 职业价值观量表,采用问卷法考察幼儿园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研究结果表明: (1) 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点表现为更重视职业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忽略职业的外在报酬; (2) 与市级示范园教师相比,非市级示范园教师更偏重外在报酬; (3) 与中大专学历教师相比,本科学历幼儿园教师更重视外在报酬; (4) 与5 年及其以上教龄教师相比, 5 年以下教龄的教师更看重内在价值。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观; 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9142(2012)03-0112-06 一、问题提出职业价值观又称工作价值观(work values , occupational values) ,是当今心理学与职业技术教育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外职业价值观研究随职业心理学的发展而兴起,始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距今已有 80多年的历史,国内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有学者陆续对职业价值观进行探讨。已有职业价值观研究多围绕职业价值观的内涵、结构、特点、方法技术、研究意义等方面展开。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给出了界定。一类从职业特质对个体内在需求的满足层面提出定义,一类从个体对职业结果评判角度提出定义,还有一类是从个体对职业价值的全方位判断以及这种判断如何影响职业选择的角度提出定义。但总体上看,研究者均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而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则是教师对所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种价值判断,表现为对教师职业不同方面重要性程度的认知,对与工作相关的目标与行为选择的观念与信仰。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Herzberg 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Super 则在此基础上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三类:一是内在价值,指与职业本身有关的一些因素,如职业的创造性,独立性等;二是外在价值,指与职业本身性质无关的一些外在因素,如工作环境、同事关系、领导关系及职业变动性等;三是外在报酬,包括职业的安全性、声誉、经济报酬和职业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等。这一分类方法在理论和实证研究领域应用广泛。我国研究者也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分类方法,如凌文辁等人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及发展因素。袁立新等所编制的教师职业价值观问卷,则具体包括心理因素、物质因素、精神因素。关于职业价值观研究的方法技术,研究者对个体职业价值观的考察多采用问卷法。国外研究者 Super 编制的工作价值观量表(WVI) , Gauden 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OVI) 运用较为广泛。国内研究者多采用国外量表的修订版,如宁维卫修订的 Super 职业价值观量表,也有研究者自编量表进行测查, 如凌文辁根据文献自编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等。研究者之所以如此重视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是因为职业价值观会直接影响个体对待工作的态度,并与个体的职业投入、工作绩效、组织承诺与职业成就具有显著相关。国内关于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多集中于考察小中大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并已获
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