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考察报告.doc龙潭考察报告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一一基于龙潭公园环境与行为调研指导老师:李秀玲学生:粟霞班级:环艺092学号:20092073、调研内容1、调查对象:柳州市龙潭公园2、调查方法:现场拍照、做记录等3、调查内容:公园空间环境与游人的行为4、调查目的:了解在公园特定的环境中人们的行为表现,以及公园空间环境设计与设施布置对人们的行为影响,从中学习并发扬其合理、宜人的地方。发现其不足的地方,进而对公园空间环境提出改进的建议。5、调查时间:2011年10月29日二、公园现状与周边环境分析从鱼峰山往南行,距市中心不足三公里,就可到达城郊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一一大龙潭。这是一个融合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占地面积达544公顷,比北京的颐和大一倍。大龙潭分内潭和外潭,潭水四季澄清如镜,清新凉爽。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周围。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之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公园还别具匠心地以广西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风物民俗为主要建园内容,融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与秀美的自然景色为一体。公园内,楼台桥榭、馆舍假山、花坛、儿童游乐园、鼓楼一应俱全,整个公园有参天的大树,有茵茵的绿地,有荡漾的湖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龙潭公园位于市中心附近,在繁华喧闹的城市中还有一片如此大的安静之地,正可谓是闹中取静。周围的主干道有龙潭路、羊角山路等。因为公园位于鱼峰山附近,是柳州比较繁华的地段,也是通往市中心的必经之路之一。公园有几个出入口,且都向内退让了很大空间,与公园外的主干道有所分割,因此周边的交通还算便利。山体和树木环绕着公四周,形成了天然的保护屏障,阻隔了周围的建筑带来的喧哗。周围多数是住宅小区,其建筑都是比较低矮的,因为建筑的高度会对游客心理造成影响。所以周围建筑如果建造得太高,会使周围空间显得压抑,对在此游玩和休息的人们造成一种压抑感,使人们不能得到想要的舒适度,心情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一般的公园都选在建筑物较低、密度较小的、植被茂盛的地区。三、认知地图分析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也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其中,认知地图的五种关键维度: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及标志,亦为柳州龙潭公园建设与布局运用的最广泛的手法。路径:人们在环境中所使用的旅行的通道,对于龙潭公园来说,既包括了主干道,还包括了很多不知名蜿蜒小路等。这些道路就对一个地方进行了划分和圈定,从而形成了一个区域。城市公园里的树木和建筑容易阻挡人们的视线,人们只能沿着道路一边走一遍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所以在公园里的认知地图中,道路占着主导的地位,主干道往往成为一个标志性的道路,成为人们对公园环境认知的一个框架。标志:具有明显特征的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环境中的标志一定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的目标和醒目的图形。在龙潭公园中,“烧烤场”、“风雨桥”、“儿童游乐场”等,这些比较大型的建筑很容易让人们记住,并且总中起到了让人们识别路段的作用。区域: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的空间范围。如“大龙潭”和“风雨桥”这两个景点在整个公园里是属于共性的,但相对于龙潭公园之外的其他公园,就成为与众不同的特性。节点:观察者可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如交叉路口、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广场等行人集散处。龙潭公园里有很多节点的下路,不仅起到分散人流作用,还让整个公形成了一个多维的空间,不过这大大增加了环境信息量和识别的难度。边界:不一定是很明确的分割线。龙潭公园里的河岸、||6»1靖小路、主干道、树篱等都属于不可穿越的障碍。对于同一物质环境,不同个人具有与众不同的认知地图。上面是我和其他4名同学对龙潭公园的认知地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画出的地图都不同,这取决于每个人对环境的熟悉程度。环境熟悉程度对认知地图的影响表现在对环境越熟悉,认知地图就越完善,越清晰,细节越多,也越接近自然,贴近实际。其中表现在:居住在柳州本地的同学比外地的同学对龙潭公园的认知程度比较高。而在个体差异的因素中,认知地图的性别差异比较明显。女生更加关心区域和标志,而男生更加关心道路和方向,总体上男生对大范围的空间区域更加熟悉,认知地图也更准确清晰,这一点从本次调查出行的男女同学身上便有所体现:在弯曲的小路里,男生总能很准确的辨别出方向,并且能很快的找到主干道,而女生,总会在一个地方打转,找不到出路。四、公园里游人的行为活动模式柳州市龙潭公园规划面积为544公顷,是个大型风景游览区。这个公园不仅成为柳州标志性旅游区,更主要起到供周边居民平
龙潭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