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江苏新高考数学学科教学建议
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模块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2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
学校应在保证必修课程,选修系列1、系列2开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情况,开设系列3和系列4中的某些专题,以满足学生的基本选择需求。
(1)学生完成10个学分的必修课程,在数学上达到高中毕业要求。
(2)在完成10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系列1中学习选修1-1和选修1-2,获得4学分;在系列3中任选2个专题,获得2学分,共获得16学分。另一种是,如果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并且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除了按上面的要求获得16学分,同时在系列4中获得4学分,总共获得20学分。
(3)希望在理工(包括部分经济类)等方面发展的学生,在完成10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系列2中学习选修2-1,选修2-2和选修2-3,获得6学分;在系列3中任选2个专题,获得2学分;在系列4中任选2个专题,获得2学分,总共取得20学分。另一种是,如果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除了按上面的要求获得20学分,同时在系列4中选修4个专题,获得4学分,总共获得24学分。
根据200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数学考试的内容为必修1-5,选修系列1为必考内容;选修系列2与选修系列4为加试内容;选修系列3只学不考。
二、现状分析
全市教龄在5年以内的数学青年教师大约占一半,各校的师资水平不平衡,有些学校没有领头人。整体教研气氛不是很浓。
2. 教学现状
知识概念没有问题化;问题没有题型化;解题分析没有设问化。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以问题链出现,从问题到问题的呈现方式,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自己完成了所谓的教学任务,应该注重学生掌握了多少、掌握的程度怎样,这些知识的掌握是教师硬教给他们的,还是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获取的,从这些知识的获取中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三、建议与要求
根据省里要求,在系列4中4-1(几何证明选讲),4-2(矩阵与变换),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从中任选2个。由南通各县市教研员的讨论,一致推荐系列4中选修的2个专题: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
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数学必修1();第二学段,数学必修4(2个月)。
由于函数这部分内容贯穿整个高中数学,内容多且难,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学习起来感到比较困难,因此对这部分的教学放慢速度,尽量少让学生掉队。
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数学必修5(2个月);第二学段,数学必修3()。
本学期一般比第一学期时间短,而数学必修3相应比较简单,这样安排有利于时间的利用。
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数学必修2;第二学段,文科系列为选修1-1;理科系列为系列2-1,另加系列2-2中的《导数及其应用》。
由于数学必修2中的内容是
2008年江苏新高考数学学科教学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