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LED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LED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技术现状当前LED在照明领域还面临一些问题。它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在节能、环保、长寿、可使用安全低电压点燃及造型多样性等方面的特点是传统灯具无法比拟的,可是目前市面上的LED照明产品由于受其使用的材料、制造工业及成本等因素限制,不能充分展现这些特点。这些产品即旁且杂。按使用环境来区分主要有户外和户内灯具,例如在户外灯具上主要有:路灯、景观灯、建筑用射灯、汽车灯、洗墙灯、泛光灯等;户内灯具主要有PAR丁系列、GU(、10)(MR16系列、日光灯系列(以T8为主)、烛形灯系列、筒灯系列、嵌灯系列、壁灯、天花灯、幕墙等、轨道灯等等。按出光方向又可分为定向灯和非定向灯。然而遗憾的是,不管这些灯具从外形还是用途上看,我们都能找到传统灯具的影子。换言之,在目前的照明领域,LED还没有给自己定位,没有完全属于自己东西。这严重影响了LED在照明领域的发展。在技术方面LED也面临一些难题。例如散热,据相关研究和多年工作总结,目前,一款好的光源设计可使电-光转换效率达到30流右。但仍有70%勺电能转换成热能。拿一个5W的LED球泡灯为例,假设驱动的效率是80%那么光源就得到4W的功率,按30%勺电-光转换效率,,加上前面驱动板的约1W的损耗,。这就是我们设计的LED灯具温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下图是某光源的温升对正向电流的曲线图:B|l星玄狂向电淳写环■屋鶴是H■劈 ,当LED工作的环境温达到70°时,正向电流就开始下降,达到125°,电流基本上下降到不及正常值的30%这些变化会使光输出迅速下降,且严重影响LED寿命。为了能把LED结温降下来,在设计LED灯具时,我们通常会配上专用的散热器。目前用来散热的材料主要有铝、工程导热塑胶、陶瓷等。铝材由于其较高的导热系数和加工便利,目前应用最广泛,其中又因加工不同而分为拉伸、压铸、插片等。利用工程塑胶实现散热是最近才兴起的一种方式,它不仅热阻较低,还同时具有结缘特性,这对LED灯具分毫必争的空间显得尤为珍贵。另外它还可以根据需要轻松的加工成不同的形状,未来潜力无限。但成本目前还相对较高。至于陶瓷,虽然热阻很低,但由于加工不易,目前只有部分光源晶片的载体采用到。在光效方面,虽然有些灯具已达到90lm/W,甚至在实验室里单颗光源的效率已达到250lm/W,但仍有非常大的挖掘潜力。提高光效是提高电-光转换效率的最直接的办法,对散热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光源的显色性也同样是个需要改善的地方。目前的白光 LED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种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LED配光得到,这不仅增加了成本和设计难度,色温的漂移也是个不容易克服的问题。另外一种是通过蓝光与黄色荧光粉进行混光来实现,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白光不仅色温漂移小,光效也得到很大的提高。目前市场上的白光LED大多是通过这种途径得到的。由于这种白光在混色时缺少红光和绿光,在显色性方面就大打折扣。现在市面上的产品能达到80%的显色性已经算是不错了。在成本方面,目前虽然前期设计时尽可能的降低,但普通的消费者仍然很难接受。在LED灯具整个成本中,仅光源就占据了70%可想而知,要想降低成本,必须从光源入手。可是目前光源的定价权掌握在如CREELUMILEDNICHIA、LUXENORSM等国际巨头手中,降价注定是个缓慢的过程。技术落后成“短板”企业多居产业链下游表面上,LED照明产业发展得热火朝天,然而,繁荣背后的隐忧,也随之浮出水面。LED照明市场如同一个做大的“蛋糕”,引来八方的人们前来分羹。然而,不少人只是想浑水摸鱼,也有的只求短线牟利。作为世界最大的照明市场,我国 LED上中游技术环节薄弱成为了一块硬伤。《2010年高亮度LED市场回顾与展望》报告中指出,2010年中国LED制造商占全球高亮度LED市场总产值仅2%勺比例,且相关技术仍落后国际大厂约三到五年。我国LED芯片及器件产品大多集中在小功率、中低档领域。国产芯片尽管售价仅为进口芯片的1/10,但占国内市场不足10%除此之外,高亮度功率型LED芯片、器件80%以上均依赖进口。外延生产用关键设备MOCV和外延片衬底、封装用的高性能硅胶、环氧树脂、荧光粉等原材料基本也要依靠进口。而业内人士表示,在整个产业链中,上游的利润回报最高。而上游的核心专利技术集中在日本Nichia(日亚)、Cree(美国科锐)、Osram(德国欧司朗)等为数不多的海外巨头手中。在外延片和芯片领域,美国和日本企业也处于垄断优势,拿走了60%以上的利润。大部分中国LED企业,只能在产业链末端的封装领域,争夺余下不到40%勺利润,大量LED企业依靠政府市政工程生存,凭借补贴盈利。目前,LE

LED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