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了确保电镀件符合相关方的要求,加强对电镀厂商的监控力度,,特制订本规范。范围:适用于我司所有外发电镀物料。权责:工程部:负责依据客户要求做成电镀品检测规范、判断标准等文件资料。PMC部:负责相关规范、标准等要求传答到电镀厂商。负责收集电镀厂商的自我声明、电镀液的环境管理物质资料(MDSD),客户认可的第三方RoHS检测报告等。负责对物料进行收发管理及退换事宜。负责不同厂家电镀物料的标示及存储。品质部:负责整理、保管电镀厂商的自我声明、电镀液的环境管理物质资料(MDSD),客户认可的第三方RoHS检测报告等。负责对电镀成品的检验。负责电镀成品发生异常时,对电镀供应商异常的跟踪确认。供应商:负责电镀工序过程管理、监控、记录。外发电镀管理:素材(端子/PIN针/铁壳)外发电镀前,要求冲压提供合格的素材给电镀厂商电镀。素材在外发电镀时,除要求储存环境需保证恒温恒湿之外,另要求其无论素材或电镀成品,需在六日(144H)内返还我司,以缩短外发时间而减少端子外发过程中之不可管控性。素材、电镀成品储存条件:供应商素材、电镀成品放置区温度要控制在在20±5度,相对湿度35---70%,每天由点检人员进行点检,确保温湿度符合我司要求。禁止在露天放置,造成素材、电镀成品氧化。电镀供应商的关键制程管控:电镀厂商在电镀样品承认时,需提供QC工程管制图、机台温度电流电压巡查表、药水化验分析及添加记录表等电镀制程资料,便于我司在产品发生异常时,确认供应商的电镀过程是否发生变异。电镀厂相关工艺要求可参考《胜蓝电镀技术教材》进行管理。关键制程管控:前处理工段:供应商至少对温度、电流、电压工站制定标准,并监控。电镀工段:供应商至少对电镀液的PH值、比重、浓度、温度、电流、电压工站制定标准,并监控。后处理工段:供应商至少对封孔剂类型、烘干温度制定标准,进行监控。电镀供应商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机台设备进行巡检,并保留记录。当电镀供应商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必须对电镀液进行二次或多次分析,以确保各项参数符合工艺要求供应商在正式电镀前应进行膜厚测试,以确定以判断整个过程是否符合厚度要求。供应商仓储管理:。供应商每批产品需附出厂检验报告、膜厚测试报告、盐雾测试报告。RoHS管控:电镀供应商需每年提供我司认可的点三方测试报告,定期签回我司的品质、环境调查资料,以符合我司环保要求。标识管理:供应商应在每盘端子/PIN针/铁壳的包装盘上注明电镀的批次号码、生产日期等信息,以利于产品质量的追溯。电镀成品进厂管控:电镀品返回我司后,由PMC部人员将电镀成品放置在进料区域,通知我司IQC进行检验。由我司IQC确认供应商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正确。内容包含该批次电镀品的出厂检验报告、膜厚测试报告、盐雾测试报告等。资料合格后IQC依据《产品检验控制程序》、《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供应商资料同我司检验报告一起保管,依据《记录控制程序》执行。电镀供应商管控依据《采购控制程序》进行管理。检验不合格时依据《不合格品、环境不符合控制程序》执行。供应商
电镀供应商管控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