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文明”的重要性,人人争当“文明礼仪小标兵”。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实施内容与活动方案,解决校园中经常出现的学生行为习惯问题。通过此次教育活动,力争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班级良好氛围。促使他们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活动目标1、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修养,达到人人自觉使用文明礼貌用语,遇见老师、客人主动问好;不乱扔纸屑;课堂上文明听讲。三、具体活动实施安排(一)第一阶段:提高认识,宣传发动。时间:2010年4月中旬内容:1、全体师生会议动员、文明倡议。2、红领巾广播宣传:文明礼仪倡议书3、校园环境布置:横幅《文明礼仪,从我做起》4、班级黑板报布置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题。(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具体活动。时间:2010年4月至5月活动安排:1、国旗下讲话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礼仪素养。2、各班宣读文明礼仪倡议书;出好一期黑板报;3、利用晨会、班队活动课进行文明礼仪知识教育,学好《敬仲二小学生行规礼仪教育读本》。4、大队部举办一次主题队会的观摩活动。5、设立“班级红领巾监督岗”及“学校红领巾监督岗”,监督不良行为,发现好人好事,及时予以批评或表扬。6、开展评选“礼仪之星”活动,从中队到大队,层层选拔,再通过排榜公示。7、开展“我的文明礼仪”评价活动,通过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同桌评价、教师评价进一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言行;分年级段要求:低年级:1、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背诵行为规范三字歌。第一周:《文明礼貌好》。第二周:《卫生习惯好》。第三周:《学习习惯好》。由行政处抽查背诵情况。2、班级开展讲礼仪小故事比赛,鼓励学生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条例,同学间互助互爱,形成文明班级氛围。中、高年级:制定每周教育具体内容,班主任老师利用班队和晨会课落实行为规范要求,加强训练。晨会课上每天统计学生的行为表现情况,在表格中记录,及时反馈,批评与激励。让学生每天督促自己做到相应的行为要求,同学间相互监督,形成氛围。第一周教育主题:文明用语我先行主要内容:1、使用文明礼貌用语2、不说粗话、脏话第二周教育主题:文明习惯我先行主要内容:1、不乱扔果皮纸屑包装袋等2、卫生习惯要求第三周教育主题:文明课堂我先行主要内容:1、做好课前准备2、课堂常规要求具体要求:文明用语我先行1、学会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礼仪用语。2、学生在校园里遇见老师,应主动问好:“XX老师好”。老师应回答:“你好”或点头微笑致意。放学离校时要对老师说“老师再见”,老师也应回答:“再见”或点头微笑致意。3、尊重同学,不给同学起绰号,或叫同学的绰号。不说粗话、脏话。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平和。文明习惯我先行1、不乱抛纸屑,不乱丢果壳和包装袋。发现地上有脏物主动捡起,放进垃圾箱中,不随地吐痰。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养成个人卫生好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3、保持班级教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值日生每天做好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工
文明礼仪活动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