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理论篇相关练习题一、填空题(1)重商主义把 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2)亚当?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 。(3)存在两个国家: A、B;两种产品:大米、钢铁;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劳动。若 A国的人均资本高于 B国,则A国就是 的国家。已知大米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则 A国具有生产 的比较优势,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该种产品。(4)大卫?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 。5)假设中国和美国都能生产4种产品:大米、小麦、棉布和钢铁,两国生产这四种产品所需要的单位劳动投入如下表所示:,那么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中国生产和出口、和,美国生产和出口和。(6)按照世界银行的解释,如果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上升得比进口商品价格指数要快,贸易条件指数就上升,说明贸易条件 。7)假设世界上有4个国家:中国、美国、法国、泰国,四国生产一单位大米和一单位小麦的劳动投入量如下表所示:美国法国中国泰国大米2598小麦0﹒5268已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价格为 2,那么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 国和 国生产和出口大米, 国和 国生产和出口小麦。(8)按照世界银行的解释,如果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上升得比进口商品价格指数要快,贸易条件指数就上升,说明贸易条件 。(9)进口国主要通过 的手段来分享国外企业的垄断利润。(10)短期内,我们假设生产要素不会在各部门之间流动, 那么出口工业中的所有生产要素都会 (获益?受损?),进口工业中的所有生产要素都会 (获益?受损?)。(11)K代表资本,L代表劳动,存在A、B两个国家,若KA/LA>KB/LB ,则说明 国资本丰富, 国劳动丰富。(12)净贸易条件 = 除以 。(13)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进口会造成国内同类产品价格 ,生产 ,消费 。(15)经济学家通常使用行业内贸易指数来测度一个产业的行业内贸易程度,公式为:IIT=1-|X-M|/ (X+M)其中X、M分别代表一个行业(或同类产品)的出口价值和进口价值,那么, IIT 介..于 ,IIT 的值越大,表示行业内贸易的程度 。(16)当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时,称之为 。(17)根据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新产品的技术周期包括三个阶段:、、和。(18)不完全竞争作为贸易的起因之一是与垄断企业或垄断竞争企业的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出口会造成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生产,消费。(20)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和。(21)一种产品的要素密集类型是指该产品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的,要素禀赋论主张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要素的产品,这一结论也称为模型。(22)当规模经济发生在单个企业水平而非行业水平时,这种规模经济被称为 。(23)按照偏好相似论的观点, 一国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取决于该产品的偏好需求, 如果贸易和消费偏好越相似,那么相互贸易的倾向就越 ,产业内贸易量就越 。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解释理由)1)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产品。2)一种产品的国内外价格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收益就越大。3)比较优势理论表明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机会成本较大的
国际贸易贸易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