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研究报告.doc基于音乐课堂创造活动审美原则的研究结题报告一上海市兴陇中学蒋艳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课题是基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音乐创造能力培养要求的研究,且对于丰富学生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鼓励音乐“创造”,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造,应当是一种较为广泛意义上的具有包容性的“创造”。应该鼓励和提倡青少年去进行有意识地追求“价值”和“意义”的音乐实践,在这种时间过程(包括音圧创作、原创、编创、音怎表演、音斥欣赏过程)中,去不断提高对世界各种事物的理解水平,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2、课题是针对冃前音乐课堂创造活动不重视审美原则导致学生音乐创造能力不足的现状而提出,对于咅乐教学有现实意义。从音乐美学的角度看,音乐创造既与立美相关,又与审美相关,通过音乐美的创造来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成长。音斥创造贯穿于人类音斥行为的全过程,含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鉴赏,音乐创作。人类早期的创造活动明显具有实用性,随着生产能力的发展,创造活动逐渐摆脱物质功利性,上升为一种审美活动,于是创造需要就升华为审美需要。很多音乐课上,教师对于学生的创造活动总是流于形式,缺乏音乐的美感。创造活动不是空缺来风,它必须建立在学生一定的音斥审美基础之上,学生需对音圧要素有一定的认知,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力度、节奏、调性等,所以审美的课堂是音乐创造的基础。本课题对音乐课堂创造活动的审美原则进行研究,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创造能力。通过3年来的课题研究,笔者在一次次实践反思中进行案例实践,研究分析咅乐课堂开展创造性体验活动的方法,在审美原则的基础下,如何运用体验方式提高学生的音斥创造能力。二、研究的基本内容1、 初中音乐学科课堂创造活动审美的基本特点和原则2、 初中音乐学科课堂创造活动审美的内容及建议3、 初中音乐学科课堂创造活动审美的教学运用方法4、 初中音乐学科课堂创造活动审美的实例研究5、 初中音乐学科课堂创造活动审美实例研究的总结与反思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运用行动研究法,着重了解学生在音乐创造的教学活动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观的变化,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从设计到改进到反思,观察过程、记录过程,不断修正行动策略总结经验;运用文献研究法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研究音乐课堂创造活动与审美教育的关系以及原则。1、 酝酿准备期(2012年12月一2013年4月)2013年3月一一2013年4月设计课题,进行课题论证。2013年4月一一2013年5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进行课题开题2013年6月整理文献,对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和归纳首先我深入分析初中音圧(艺术)教材中音圧创造活动,并进行分类总结。教材内活动与创造环节中的创造活动内容丰富,有节奏性的创编、旋律的写作、舞蹈肢体即兴律动、小品歌舞剧等综合性表演、音乐想象画等。这一阶段我注重对学生音乐学习创造意识和兴趣、创造能力的研究。针对学生音乐创造兴趣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在对音乐创作的兴趣方面,学生中喜欢并尝试节奏型创编的占40%,%,%o音乐想象画则为10%。其次我对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和归纳,摘
课题成果----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