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孕妇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doc妊娠期孕妇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摘要]目的了解妊娠孕妇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护理,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孕妇和新生儿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孕妇培训班学习的1000例妊娠期孕妇,采用SCL-90以及自编的问卷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研究统计后,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受调查孕妇均有不同程度的担忧心理,经量化考评后发现,年龄23〜29岁组对于婴儿异常方面的担心、对于分娩安全的担心程度考评分数分别为()、(±),与另一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妊娠期妇女易产生焦虑等心理变化,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不良影响。[关键词]妊娠期;孕妇;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3)12-152-02妊娠是妇女的一个自然、正常的生理过程,部分产妇由于缺乏对分娩的正确认识,在临产前常产生焦虑、恐惧心理,以至对孕妇和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随着怀孕时间的增加,孕妇自身荷尔蒙含量的变化,会对其心理产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影响孕妇的情绪。为了解妊娠期孕妇心理特点并通过有效护理减少母婴危险,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入选对象为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孕妇培训班学习的1000例妊娠期孕妇,年龄23~35岁,平均(27・1±3・2)岁,妊娠5~35周,平均(±2・6)周,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其发放问卷。-90以及自编的问卷进行调查[1],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如年龄、孕周、孕次、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收入等)、妊娠期情绪波动、心理状态、对自身变化的反应、对新生儿的期望、社会及家庭方面压力等相关的50个问题,采用量化考评机制。回答评分标准:不太在意1分,有些在意3分,很在意5分。分值越高说明担心的程度越严重,对单项积分较高的前5个问题进行方差分析。&0进行统计学及运算,计数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P<。2结果1一般情况调查统计有效答卷1000份,其中初产妇953例,%;经产妇47例,%。调查对象包括农民、工人、干部、商人、医疗等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状况也各不相同。在统计的问题中单项积分较高的5个:(1)担心婴儿异常和安全;(2)担心分娩时自己的安全;(3)害怕分娩时的疼痛;(4)来自家庭成员的期望和压力;(5)担心产后体态的变化。,统计比较将1000例妊娠期孕妇按照年龄梯度分为两组,结果表明:,年龄23〜29岁组对于婴儿异常方面的担心、对于分娩安全的担心程度与另一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3讨论1原因分析由本次调查统计的50个问题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的妊娠期孕妇均存在焦虑及担忧心理,其中对新生儿异常和安全的担心占据首位,其次就是对分娩时口己安全的担忧,这一点年轻的妊娠期孕妇更为明显,平均得分达到()分。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1)精神紧张。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初产妇占绝大多数,其中人部分人对于生育保健知识不甚了解,再加上妊娠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很容易对分娩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有的产妇在妊娠期间
妊娠期孕妇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