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征文(一)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不求名利,修身养性,其高尚情操为后人所称颂。《礼记?大学》中亦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可见,古人一直将“修身”放于至高位置。跨越历史长河,在当今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修身养性依旧是重中之重,修身而后方能治教。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所谓“师者,表率也”。老师的思想和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在教学路上,我深刻认识到,修身先要“爱教”,而“爱教”关键在于“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马卡连柯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神圣的形象,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并加以模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而爱能让教师走进孩子的心里,也让孩子爱师、信师。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有学生不讲文明礼仪,每当此时,我并不会严厉斥责学生,我只是请大家背诵《弟子规》中关于这件事情该怎么做的句子。他们并没有收到老师的批评,却能够通过背诵古诗句发现自己的错误,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反省改错。爱学生从而让学生爱老师,进而爱学习,爱生活。其次,修身关键在于扎实的行动。孔子说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 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作为老师,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时时处处为学生榜样,事事件件做大家表率,严于律已,以身作则, 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才能赢得学生的信服。另外,我们老师还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完善自身。让我们行动起来,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争做爱学生、学生爱的优秀教育使者!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征文(二) 从教一年多的时间,使我成长了很多,也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当一名人民教师使命之光荣,责任之重大!我一直清晰地记得母校教学楼上那 8个金色的大字: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特别是从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到人民教师的角色转变后, 我已无数次在心里重温了这 8个金字的深刻内涵。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做到德才兼备,并且要坚持努力向德艺双馨的方向发展。首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先做到。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进而“乐其道”!教师不但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少年儿童的成长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甚至会超越父母。如果教师的不良言行影响了学生,那么将会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教师不但要处处为人师表,
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征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