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病毒结构特征和功能尖锐湿疣又称为生殖器疣GenitalWarts,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男女性外生殖器和肛门部位皮肤粘膜的疾病。由于生殖器疣的临床表现大多为尖刺状,其表面又潮湿,所以又叫做尖锐湿疣。疣的感染性早在60多年以前就已经被证实。1949年,Strauss等首先在电子显微镜下从寻常疣(俗称瘊子)的浸出液中观察到病毒颗粒。1968年,Dunn等进一步证明,人生殖器疣组织内有病毒颗粒存在。1970年,Oriel等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证明,所有引起疣的病毒都属于含DNA的HPV病毒。乳头瘤病毒科的成员主要包括人乳头瘤病毒、牛乳头瘤病毒、狗口腔乳头瘤病毒、棉尾兔乳头瘤病毒、多乳房小鼠乳头瘤病毒和鹿乳头瘤病毒。目前已经弄清楚引起尖锐湿疣的病因是乳头瘤病毒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ms,HPV)。Dunn等首先描述了人乳头瘤病毒的形态:HPV呈球形,无包膜,20面体立体对称结构,直径约为45-55nm。多年来经过大量研究已逐渐弄清楚HPV是一种最小的DNA病毒,该病毒直径约为50-60nm,呈无包膜的20面体对称的核衣壳结构,表面有72个壳微粒,内含8000个碱基对(bp),分子量为5×106D,其中88%是病毒蛋白。HPV基因组是双链环状DNA,以共价闭合的超螺旋结构、开放的环状结构、线性分子3种形式存在。HPV基因组编码为9个开放读码框架,分为3个功能区即早期转录区、晚期转录区和非转录区(控制区)。早期转录区又称为E区,由4500个碱基对组成,分别编码为E1、E2、E3、E4、E5、E6、E7、E8等8个早期蛋白,具有参与病毒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调控和细胞转化等功能。E1涉及病毒DNA复制,在病毒开始复制中起关键作用。E2是一种反式激活蛋白,涉及病毒DNA转录的反式激活。E3功能不清。E4与病毒成熟胞浆蛋白有关。E5与细胞转化有关。E6和E7主要与病毒细胞转化功能及致癌性有关。晚期转录区又称为L区,由2500个碱基对组成,编码2个衣壳蛋白即主要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组成病毒的衣壳,且与病毒的增殖有关。非转录区又称为上游调节区、非编码区或长调控区,由1000个碱基对组成,位于E8和L1之间。该区含有HPV基因组DNA的复制起点和HPV基因表达所必需的调控元件,以调控病毒的转录与复制。HPV基因组主要功能见表2-1。表2-1HPV基因组的主要功能基因名称主要功能E1复制、复制抑制E2激活转录(HPV6、11、16)抑制转录,结合长控区E3未知其产物或功能E4HPVl引起之疣的细胞蛋白E5转化作用(HPV6)E6协同E7转化作用(HPVl6和HPVl8)E7协同E6转化作用(HPVl6和HPVl8)转录激活(HPVl6)E8未知其产物或功能,可能参与复制L1主要衣壳蛋白L2次要衣壳蛋白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展,近些年来对HPV的各功能区,特别是对E2、E5、E6、E7以及L1和L2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认识。现认为E2蛋白是一种特异性的DNA束缚蛋白,可以调节病毒mRNA的转录和DNA的复制,并有减量调节E6、E7表达的作用。E2蛋白还可以通过结合病毒启动子附近的基因序列而抑制转录起始。E4蛋白仅在病毒感染期表达,而且在病毒的复制和突变中起重要作用。E5蛋白是一种最小的转化蛋白,也是一种细胞膜或内膜整合蛋白,由两个功能域组成:
hpv病毒结构特征和功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