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四合院》_五年级语文教案_范文先生网《北京的四合院》教学设计之一王子阿哥供稿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北京的四合院的基本结构及居住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理清课文的描写顺序,能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建筑物。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了解北京的四合院的基本结构及居住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理清课文的描写顺序,能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建筑物。教具: 1、课文插图。 2、故宫等房屋照片。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1、板书计题。 2、你曾见过哪儿的四合院,能说说它们的样子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查字典。 2、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北京的四合院的?介绍了四合院的哪几个方面。三、检查自学效果 1、对字词掌握情况: 字音:胡同和谐气氛字义:胡同坐北朝南和谐疏远 2、课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介绍四合院:朝向、结构、作用、规模、居住情况这几个方面内容。四、指导学生分小组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展开讨论学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北京建筑物的特色:胡同、四合院。(古朴) 2、朝向:坐北朝南。(吉利、阳光充足) 3、结构:正房、厢房、南房(倒座儿) 4、作用:(1)独居方便,便于联系,适合人多家庭居住。(2)正房----长辈厢房-------晚辈 5、规模:小型四合院(普通老百姓) 大、中型四合院(有钱人家如王府) 6、(1)居住情况变化:A:过去:一家一户 B:现在:许多户(挤、乱、和谐) (2)高层建筑:人际、家庭关系冷漠、感情疏远。(3)国外:仿四合院(4)激发学生自豪感。五、指导朗读课文。六、小结。《北京的四合院》一文介绍了四合院的朝向、结构、作用、规模、居住情况。我们可以模仿这种类型的文章进行习作。七、作业。完成课时作业。《北京的四合院》教学设计《北京的四合院》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我们学习了唐代的三首古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或背一背呀? 2、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枫桥夜泊》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的朗读,再现画面。二、这节课我们就按照这种方法,自己学习《别董大》和《暮江吟》这两首诗。 1、给一定时间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在组内讨论。 3、全班交流(1)《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原题有两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二首。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 一二两句写景。千里黄云蔽空,日落时天色昏黄,这暗示了董大的失意境遇。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写雪中的景致,同时也是隐喻董大即将分手远行。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在此情此景中送别友人,作者难免有凄凉悲苦之感。三四句是作者的劝勉,作者劝故人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呢?要相信天下有知己,前路有光明的远景。作者没有承接前两句抒发悲苦的情调,而是表现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真挚而深厚的思想感情。写景是为了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提问:诗中描写的景物与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关系? (2)《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大约
《北京的四合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