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走近矶崎新.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走近矶崎新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对矶崎新的生平经历和设计风格进行了介绍,然后选取他建筑设计上对自身影响比较大的建筑——群马县立美术馆来进行详细分析,最后表达了个人的通过此次对矶崎新的了解得到的收获。关键词:介绍设计思想作品分析思考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设计过一系列的大型建筑物,如筑波市政中心、日本兵库西胁市的图形设计博物馆、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的扩建部分和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大都融合理性的现代主义结构、典雅的古典主义布局和装饰、又兼有东方的细腻构件和装饰特色,被认为是亚洲建筑设计师的重要代表。一、设计师介绍矶崎新,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1931年7月17日出生于日本大分市,195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在丹下健三的带领下继续学习和工作,1961年完成东京大学建筑学博士课程,直到1963年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矶崎新设计室,在与丹下健三的10年合作中,包括了他的创造性阶段,矶崎新积极参与了高松的香川县厅舍的设计工作、在今冶的议会楼的设计,并参与了东京的规划。在此以后,矶崎新继续受聘于丹下健三,例如参与南斯拉夫斯科普里的重建规划和日本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中心广场的会演建筑等设计工程。在1960年代,尽管矶崎新拒绝承认与新陈代谢派的原则有任何直接的关系,他还是被认为与新陈代谢运动是一致的。面对现代派的困境,他走的是一条折衷的路,也就是把西方和日本的建筑元素拿来做综合。矶崎新在1970年代越来越转向历史主义,这就导致他接受来自朱里奥·罗马诺、安德烈亚·帕拉第奥、艾蒂安-路易·布勒、克劳德·尼古拉·勒杜和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等人的建筑艺术的主要思想。也有人因此评价他是个“手法主义”者。他心中始终对日本神话中的“天柱”情有独钟,他的很多设计中都有它的形象。矶崎新创作生涯的几个转折点:第一个关键点是以大分县立图书馆为代表的几个作品,该图书馆是他当时所接受的最大的项目,所以表现为探索新方法、综合所学和反叛精神。第二个关键点是以群马县立博物馆为代表的对几何形体的追求,探求纯建筑,并有广泛使用历史意象的尝试。也正是在这些尝试中,他发现了日本传统建筑中有二维方形,圆形的面,但并没有欧洲传统中的三维方体和球体的体积,故开始二维、三维混用。第三个关键点是筑波中心,他更加有意识的充分利用立方体、球、拱券、金字塔等作为主要词汇,并且在“作文”上大大不同于以前,取消了一个重复出现、贯彻始终的主题想法,而是每一个部分都独立成章,形成破碎的意象,所谓解体之建筑的重组。二、设计思想及风格(一)废墟论矶崎新关于城市以及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特征的思考富有先知性和前卫文化的意义,这些思考不仅针对当下时代,更是伴随着现代主义的进程而指向未来的。他对流动空间和城市构建以及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深刻阐述,使他成为一个超越技术实践型的“建筑思想家”。他独特的“废墟论”即“未来的都市就是现代都市的废墟”,体现出他对时间和空间概念深刻的哲学思考。这些思考在他的很多建筑上有所反应。(二)本土与西方结合矶崎新在设计中所追求的是:“在现有的建筑语汇中表现个人独创的风格。”表现古典式的完美,史诗般的壮丽,形式上的统一感和秩序感始终是他的作品的主流,矶崎新的创作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探讨新的文化价值的努力,这是一场通过对新建筑形式的探索表现民族精神内涵的顽强奋斗。从七十年代起,矶崎新扩大了创作范围,大量从事公共

走近矶崎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lfsnxh
  • 文件大小2.33 MB
  • 时间20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