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作业疲劳措施,不能减轻劳动强度和人的紧张情绪3人机界面设计不合理不符合人的感觉功能和心理特点4未按生物力学原则合理使用体力5工作空间过小2编辑版引起疲劳某些规律某些规律疲劳可以恢复疲劳有一定的累积效应人对疲劳有适应能力生理周期的影响环境因素的影响3编辑版降低作业疲劳的措施一提高作业的自动化水平二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1影响劳动姿势的因素1)人机界面的设计布置2)工作空间的大小及照明条件3)身体负荷的大小、频率、用力方向及作业要求的准确性与速度4)工作场所的布置、设备与工具的大小安排位置及取用与操作方法5)工作台面与坐椅的形状尺寸大小及容膝空间大小2人体不同姿势的能耗4编辑版降低作业疲劳的措施二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3立姿作业分析正确的立姿应是身体各部分的重心恰好垂直于其支承物上,使全身重量由骨架来承受。这样,身体变形、肌肉和韧带的负荷最小,各种器官的功能发挥得最好。常用情况1)须经常改变体位的操作,因为站着比频繁的起坐动作消耗能量少2)常用的控制器分布在较大的区域,需要手足有较大幅度活动者3)在没有容膝空间的机器旁工作,坐着还不如站立舒服4)需要用力较大的作业,在站立时易于用力;5)单调的作业易引起心理性疲劳,立位时可以适当走动,有助于维持工作能力注意问题1)长期立位时脚下应垫以柔软而有弹性的垫子,不要长期站在石头、水泥或铁板上2)不宜长期停留在原位,应经常改变体位3)站立时应力求避免不自然体位,以免肌肉做不必要的静力功5编辑版降低作业疲劳的措施二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4坐姿作业分析正确的坐姿应是使身体上身各部分保持正直,避免腰部弯曲或变形。优点是:身体稳定性好,不易疲劳,易于操作,尤其用于需要精确、细致操作的场合。1)持续时间较长的工作应尽可能采取坐姿操作以免疲劳2)精确而细致的操作应采取坐姿,因在坐姿状态下,可完成较精确在操作。3)需要手足并用的作业。5立坐交替6编辑版降低作业疲劳的措施二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6不正确的劳动姿势:1)长期静止不动的立姿(特别是女性)2)长期或反复弯腰(弯度超过15度)3)弯腰并伴躯干扭曲或半坐位4)经常反复让身体一侧承重5)双手长时间上举或前伸7劳动姿势的选择7编辑版降低作业疲劳的措施三合理设计作业中用力方法1合理安排施力方式与负荷避免静态肌肉施力1)避免弯腰或其他不自然的身体姿势2)避免长时间地抬手作业3)坐着比立着工作省力4)双手同时操作时,手的运动方向应相反或者对称运动5)作业位置应按工作者的眼睛和观察时所需要的距离来设计6)常用工具应按使用频率或操作频率安放在人的附近。7)当手不得不在较高位置作业时,应使用支撑物来托住肘关节、前臂或者手8)利用重力作用9)避免弯腰提起重物8编辑版避免弯腰提起重物9编辑版避免静态肌肉受力设计要点如下:避免弯腰及其它不自然的姿势避免长时间抬手作业坐姿工作比立姿工作省力双手作业时,手的运动方向相反或不对称作业位置与视距的关系常用工具、零件、材料与操作者的位置关系手在较高位置作业时,应增设支承物利用重力作用10编辑版
降低作业疲劳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