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杨巨源《城东早春》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杨巨源《城东早春》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城东早春(唐)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①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上林:上林苑,指长安城。【试题】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3、本诗中的“才”和“半”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3分)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早春的城东,景色清新,柳枝还未泛青,枝条上只是长出了几颗嫩黄的叶芽。(写出早春柳树的特点即可)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清新景色的喜爱和清高脱俗的情趣。3、突出了“新春”或“早春”的特点,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生动形象。(或“细腻地描绘出柳叶新萌、颜色嫩黄的初春之景”。)4、反衬。用芳春(或晚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或以“喧闹”来反衬“清景”),表达诗人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对比(对照)。“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强烈对比 (对照),突出强调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虚实结合(以虚写实、以虚衬实 )。前两句是实写,描绘出美丽的初春之景。后两句是想象之景:春色秾艳至极;游人如云,喧嚷若市。后两句的虚写突显(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二:(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表达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诗家”与“看花人”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同?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诗家”喜欢的是早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的明丽清新,“看花人”喜欢的是仲春“花似锦”的繁华喧闹。对比突出了 “诗家”对早春的喜爱之情。诗的前两句中哪些词表现早春: 新春、才、半(4)诗人以“诗家”的眼光赏景,“诗家”欣赏的是怎样的景色 ?(2分)答:明丽清新的早春之景。(5)诗中“看花人”与“诗家”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同 ?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答:)“看花人”欣赏繁华似锦的景象, “诗家”欣赏绿柳才黄的景象。(2分)以“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的强烈对比,表明二者的不同审美情趣,以“清新”与“喧闹”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4分)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表现了早春的景色,早春的勃勃生机被诗人们所钟爱。杨巨源的《城东早春》中写早春美景的句子是: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出门俱是看花人 ”,每用来形容赏花季节,一路上要去赏花的人多。诗题《城东早春》,在诗中作者是如何扣题描写的 ?[答]作者用“才”、“半”暗点“早”字,“半未匀”的柳冲寒而出,最富生机,最能显示早春的特征。“清景”一词很值得玩味,其 “清”字的含义是什么 ?[答]“清”不仅写出早春之景本身清新可喜,也指新景刚刚显露出来,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5、这是一首蕴含着丰富而高雅理趣的写景诗。你觉得这首诗蕴涵怎样的哲理?答::①感觉要力求敏锐,要努力发现新的东西。②不要一味从众,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③要善于在别人不在意的地方发现生活中的美。 【作者简介】唐代诗人。字景山 ,后改名巨济。河中 (治所今山西永济 )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

杨巨源《城东早春》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琥珀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