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特点古代一种韵文形式,又叫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原来可以合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乐谱失传后,只剩下词牌,词牌就是词的调子,每个词牌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平仄声调和韵脚。所以把写词叫做“填词”,历史上宋代是词的创作繁荣时期,涌现了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的豪放派词人和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词人。《沁园春》这个词牌规定114个字,分上下两阕,上阕13句,下阕12句,句号处必须压韵。“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ìnráohán读一读:mǎngguǒxùnfènshǔ3整理PPT课件抒发壮志豪情评论古代帝王承上启下下阕是评论古代帝王,抒发壮志豪情。想象雪过天晴之景具体描绘北方雪景总写北方雪景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内容?它们又分哪几层?上阕赞北方雪景4整理PPT课件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词的上阕。“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5整理PPT课件2、“千里冰封”与“万里雪飘”在情态描写上有何不同?前者是静态描写,后者是动态描写6整理PPT课件3、讨论: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7整理PPT课件4、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8整理PPT课件“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体会“惟余”和“顿失”的作用,并说出所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惟余”体现白雪覆盖的范围之广。“顿失”表现冰封速度之快。用了夸张的修辞。由此可见,上阕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先总写,后分写。9整理PPT课件5、讨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1)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2)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3)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10整理PPT课件
《沁园春雪》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