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房地产企业拿地十六种模式详解.docx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房地产企业拿地十六种模式详解1招、拍、挂规范的拿地(专题阅读)方式:出让土地一方为国家,没有任何税费,拿地一方,可以支付的款项进入企业所得税和土地税成本,没有任何争议。问题1:土地闲置费问题。(国税函【2010】220号、国税发【2009】31号)问题2:契税问题。财税【2004】134号、国税函【2009】603号(一级开发情况下出现的问题)问题3:考虑拿地的主体问题;例如,签订土地转让框架协议的可以是母公司,如果是后签订协议,一定是项目公司。否则,土地再转让到项目公司,税收问题很严重。问题4:返还的土地出让金问题。财税【2009】151号、财税【2009】87号文件。例如,某公司5亿元拍下了土地,政府又返还了2亿元土地出让金。2不是招、拍、挂,创造招、拍、挂(操纵政府)例如:某国有企业土地补缴土地出让金,变为开发用地后,准备将地转让给某开发企业。第一步,国家将土地收储,支付给开发企业补偿费,营业税(国税发[1993]149号文件、国税函【2008】277号文件、国税函【2009】520号文件)不征税,土地税(《条例》和财税【2006】21号文件,不征税,企业所得税(国税函【2009】118号文件,享受搬迁补偿纳税待遇)第二步,国家二次招拍挂,承诺该企业拿到土地,支付给国有企业的拆迁补偿费在招拍挂中支付;此时,政府出让土地,没有任何税费。第三步,如果该国有企业要房子,不要地,则地产企业保留分给国有企业的房子不卖,而是在将利润分走后,将企业股权留给国有企业来完成。总结:该方法主要是为了在尽量节省税款的方式下,解决如何将土地从一个国有企业转移到另外一家。3购买转让土地(项目)买方:直接按照支出款项作为成本费用,除了缴纳契税以外,没有其他涉税问题,干净。卖方:涉及税收很高。第一,企业所得税;第二,营业税;第三,土地税,第四,涉及法律问题,第五,实质重于形式(国税函【2007】645号)。注意问题:(一)卖地营业税的差额征收1、差额征收营业税(财税【2003】16号)2、如果是招拍挂拿下的土地,卖地时是否允许营业税差额征收?(国税函【2005】83号,但部分省明确表示不允许,例如:大地税函【2006】145号、桂地税发【2009】185号) 3、如果是购入烂尾楼,装修后销售,是否允许加计扣除?(二)卖地的土地税1、如果是直接卖地,土地税是否允许加计扣除?(国税函【1995】110号文件,不允许加计扣除)? 2、生地变熟地的扣除项目(国税函【1995】110号、国税函【2007】132号文件,允许扣除)。 3、卖在建项目的扣除项目。 4、不更名,实际卖项目的税收问题(国税函【2007】645号)。注意:营业税差额征收与土地税加计扣除的协调恰好卡到区间。(三)拆迁补偿费的税务处理1、营业税:国税函发【1995】549号; 2、土地税:国税函【2010】220号; 3、企业所得税; 4、个人所得税(财税【2005】45号; 5、契税:财税【2005】45号。(四)变共同成本为直接成本4购买股权将目标公司的其他资产先清理掉,然后卖公司100%股权,该方式是目前运用普遍的方式。购买方的大忌是在谈判的时候,不考虑税负问题,结果酿成大问题。卖方:只有企业所得税,没有营业税和土地税。(财税【2002】191号、青地税函【2009】47号、国税函【2000】687号)买方:

房地产企业拿地十六种模式详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sqcpza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