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古文经典,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沥林中学《弟子规》诵读阶段总结(2009-2010)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伟大民族。我们有自己的独具魅力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一篇篇经典文化名著更是我国的文化宝库中的精髓。我们引领学生读经典、读名著,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传统著作的活力,复兴传统文化,做有根有魂的中国人!在2008-2009学年,我校曾庆校长根据我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我校七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习惯养成的教育、感恩文化的教育等。现就一学年来诵读《弟子规》作阶段性总结。一、开展的主要工作1、我们就有意识地营造一个诵读的环境,利用每星期一早读课诵读《弟子规》,给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读经典不是一时的学习,而是持续的、延续的,甚至一辈子的学习。所以,我们还要求学生利用空闲时间自主诵读,并要求他们边读边检查自己的日常行为,不断反省,进行了修定养正。比如,今天我过得有意义吗?我学到了哪些东西?我对得起父母吗?我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我明天能做得更好吗?我们向学生反复强调《弟子规》不仅仅是拿来读的,更是拿来做的。 2、请我市青少年教育专家隋修德老师作诵读《弟子规》的讲座。隋老师讲了三个多小时,在场的师生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校科研处李尧天主任也为七年级全体学生、班主任作了专题讲座。 3、与学校的养成教育相结合,七年级各班开展了形式不一的诵读《弟子规》的主题班会,同班同学之间交流学习心得。 4、结合语文课的古诗朗读,个别班级还结合节令来诵读古诗,以丰富《弟子规》的诵读。在某个节日或节气到来时,学习有关这个节日的古诗,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如在三八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到来时,吟诵《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部分,如在春意盎然、杨柳依依的春天诵读贺知章的《咏柳》和朱熹的《春日》;清明节学习杜牧的《清明》;在重阳节,诵读王维的
诵读古文经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