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课堂 无限沟通
《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
1
课程介绍
1
学情况分析
2
理论基础
3
实践教学
4
2
一、课程介绍
课程定位
我校本科层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实践性更强)
以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
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3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语音
训练辨音、重音、连读,学会识别、选择、短期记忆等基本听力技巧
逐步提高到词句听写、日常对话、故事复述、主题讨论以及总结陈述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课程作用
4
二、学情分析
实际
认知:对自己的语言能力认识模糊。
知道不好,无法表述“不好”具体体现在哪里。
无法合理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倾向把一切原因归结于词汇量不够。
主观:愿意了解改进方法期望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客观:甚少有实际行动/无法坚持下来期望提高考试成绩
结果
速成
浮躁
5
结论
注重课本本身的内容
该听则听,该读则读,该说则说
尽可能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
6
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Krashen (1985) 认为要使语言习得得以发生,必须让学的语言材料。
输出假设The Output Hypothesis
Swain (1993) 认为语言输出过程会加强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明确注意,这注意会进一步刺激他们的认知机制,能使他们巩固已学知识,发现未解的内容和问题,然后激发学习者会运用多种策略探索来提高其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理论基础
7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
语言的学习过程是由输入―加工吸收―输出(input—intake—output)三个阶段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
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前提条件,学习者只有在输出中尝试运用已加工过的语言材料,才能真正习得目的语。
8
四、教学实践
- 要给课堂活动提供充分的、新鲜的、略高于现有水平的输入材料 input
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明确注意焦点的练习 output
9
教学形式
主线: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相应信息上
呈现方式多样化
听力上在适当位置停顿提出相应问题,比如,哪个表达是如何说的,哪个角色是什么意见,提示学生后一段要注意的语言,再由他们复述或者回答。
口语活动前提供一定的词汇、短语、句型,提示具体用法,强调在之后的活动中使用。
因为教材的每一单元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同一主题展开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相关话题的信息。
丰富的课外活动及实践环节(英语演讲、话剧,歌曲比赛)(口语、写作、阅读比赛)
10
新视野大学英语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