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民政工作心得体会
【篇一:乡镇民政工作现实状况和对策】
乡镇民政工作现实状况和对策
鹿角镇政府 王鹏
乡镇民政办担负着落实上级民政业务部门各项具体工作重担,它们工作情况怎样,干部队伍建设怎样,直接影响各级民政部门职能推行。经过调查,乡镇民政办工作确实亟待加强。
鹿角镇东接县城荣家湾,西临洞庭湖,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是个经济欠发达农业大镇。辖3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长久以来,乡镇民政干部切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宗旨,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在救灾救助、优待抚恤、五保供养、农村低保、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础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现在乡镇民政工作现实状况令人堪忧,和日益扩展民政职能极不相适应,处于相当微弱状态。
问题之一:工作地位和担负职责极不相当。乡镇民政工作线长面广,任务繁重, 政策性强,每一项工作全部关系到基层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体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形象,可谓责任重大。但其工作地位却很尴尬。民政工作在乡镇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在部分领导心目中,民政工作是软任务,不是硬指标,是部门事,无关
大局。只有受了灾才想起民政。所以,大多数乡镇十二个月到头极少研究民政工作,更谈不上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问题之二:工作任务和人员配置矛盾突出。鹿角镇现在现有民政干部3人, 1名主任,2名助理。平均每个民政干部要管理12个村、
。而且大多数民政干部不是专职,关键工作是包村驻点,完成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其它多项硬性工作任务,工作压力远大于民政工作,以至工作职责主次不清,无暇顾及民政工作,造成情况不明,底子不清,工作粗放,应付了事。 再者,民政干部调动过于频繁。十二个月一换,两年一换,严重影响了民政工作开展。
问题之三:工作开展和上级和群众要求差距很大。从调查情况看,村民自治中“四个民主”,只有民主选举抓得好部分,其它“三个民主”没有认真地抓起来,村务公开大全部形式化。救灾救助工作粗放,查、报灾资料档案有不全,有没有; 救灾款物发放手续不齐,甚至名单全部没有。乡镇低保留在滥保乱保、平均发放、动态管理搞不起来问题。
二、民政工作微弱原因
一是党政重视不够。部分领导对民政工作认识,仍然停留在“发发钱、拜拜年”上,有甚至认为民政工作只是“突发性”、“阶段性”工作,没有把民政工作提升到保障人民群众基础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高度来认识,没有把民政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也没有列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内容。
二是管理体制不顺。一是人事管理体制不顺。乡镇民政干部人事关系隶属乡镇,乡镇任免民政办责任人,不征求上级主管部门意见,也不考虑民政业务工作性质,随意地过于频繁地变动民政干部。二是工作运行体制不顺。民政办没有独立性,职能作用难以发挥。全县大多数民政干部是兼职,基础上是先干中心工作,再干民政业务工作,基层民政工作微弱在所难免。三是专题资金管理体制不顺。现在,乡镇实施财政大包干体制,因为财力不足、债务沉重,上级下拨民政专题资金发放不能立即到位,严重影响着乡镇民政工作开展。
三是本身建设乏力。一是办公设施缺乏,工作手段落后。二是乡镇民政干部素质普遍不高。民政干部即使大全部含有大专、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但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接收过专业知识培训。三是缺乏系统培训。大全部是以会代训,或应急性工作培训,以致相当一部分乡镇民政干部不懂业务,不知道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民政工作面临新形势,也不知道怎样开展工作,上报情况和数据不正确,工作质量难以确保。
三、加强民政工作对策和提议
一是提升思想认识,确立乡镇民政工作位臵。十六大确定了“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汇报中尤其强调要关注民生。伴随中央对困难群体高度重视和民政职能增加,乡镇民政工作任务愈加繁重。这就需要乡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民政工作领导,给乡镇民政工作以应
有地位。要经过多种路径,向乡镇领导宣传新形势下加强民政工作必需性,使她们从践行 “三个代表”关键思想高度,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必需转变高度,从推进改革、加紧发展、维护稳定高度,提升对做好基层民政工作关键性认识。上级党委、政府应从制度、政策及工作布署 诸方面对乡镇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提出要求,作出要求,并督促落实。尤其是县委、县政府,要把乡镇民政工作纳人工作目标管理,推进乡镇党委、政府把民政这一事关国计民生大事抓紧抓好。乡镇民政部门和民政干部要坚持做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以扎实工作作风和出色工作成绩赢得群众赞誉,争取乡镇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重视、关心和支持。
二是加强本身建设,造就一文较高素质乡镇民政干部队伍。一是要加
乡镇民政工作心得体会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