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怎样进行教学(教案)设计
成都市锦城外国语学校 杨世明
引语:我知道,我们今天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来自农村教育一线。所以,今天,在开始讲正题之前,我想先讲一讲农村教育问题和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
在座诸君可以说是中国农村教育中的中坚力量,中国农村教育的生力军。在你身上,承载着中国教育中最艰难的部分,农村教育的辛苦,农村教育的伤痛只有你最清楚,你才最有发言权。多少年来,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农村教育这块阵地上刀耕火种,个中滋味,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但你从来不喊冤,你从来不抱怨,只是用自己的付出和奉献默默地为教育耕耘,象女娲补天一样为中国的教育炼彩换天。一点也不夸张地讲,是你为中国的教育撑起了一片蓝天,是你为中国的教育做出了最大的牺牲。所以,要说当今最可爱的人,那不再是解放军战士,也不是见义勇为的好人,更不是那些成天歌舞升平、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
“先富起来的人”,这个称号非我们的这些一直、始终坚持在农村教育一线的教师你莫属。因此,今天开始讲座之前,我要向我们在座的老师表达我最真诚、最崇高的敬意!
中国教育的主战场在我们广大的农村,中华民族复兴最大的希望在我们的农村教育。下面我们就用法者考察中国农村教育后所得的一个结论共勉:“农村教育决定中国的未来。”而在《人民教育》2005年第3—4期由朱永新撰写的《2005,教师关注什么》一文中,农村教育名列第四。作者强调“要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研究农村教育。”,文中邪道“许多教师非常关注农村教育问题,认为这是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他们呼吁:认真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办法;努力解决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缺乏的问题;改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生存环境
”。
2003年,一本书叫《行走西部》的小书,还同一场名为《情系西部——尚立富西部农村教育考察纪实摄影展》和报告会,在北师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首都高校引起巨大轰动。这本书的作者尚立富用历时五年,130幅反映西部教育现状的照片真实地再现了宣布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在接受《中者问到:“作为一个师范大学的学生,你对农村教育的思考是你的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你认为目前不少西部农村的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孩子识字的层面上,或者陷入一味追求升学的恶性循环中,并没有真正发挥学校 在农村的作用。教育应该如何为西部农村服务呢?”时,他的一席话对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作了比较准确和真实的概括:“农村教育应该是活的教育。可现在农村教育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基本沿袭了‘升学教育’的,小学升初中,初中为了升高中,上高中就为了升大学。可真正能从小学念到大学的有多少人?留下来建设自己家乡的是那些考大学的人吗?事实证明是一大部分没有继续上大学的人。但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实际相脱节。学过的知识用不上,生产劳动中是需要的知识没学多少,走上社会后没有生产、生活能力,这就挫伤了农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甚至产生了
‘读书无用’的现象。只有将农村的学校办成全村人的学校,孩子在这里不仅能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还能耐掌握一些真正实用的技术,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文化和技术更好地为本地的生产合乎建设服务,使他们的劳动不再是高付出低回报而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农民也从这里得到最先进的耕作技术,从而使他们能有收入保障孩子顺利完成学业,才能达到教育发展农村的目的”
在这里,我还想说的是我们的教育现状和教育发展的前景。先我们还是来看一篇报道:《教育部部长周济:2020年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摘自《京华时报》2005、6、13)“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在出席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时说,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教育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 周济指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必须围绕十六大对教育提出的三大任务。一是培养人才。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出租的人才支持,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二是知识贡献。使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不断增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能力,应该成为经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三是构建体系。形成和构建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周济说,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其中一个重要的共识就是,国家要实现现代化,教育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因而,
‘纲要’特别提出一个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在2020年,全国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是一个宏伟的奋斗目标,也是一个艰难的历史任务。”
而现实的情况却是:
1、现在我国人均受教育的实际年限为7·62年(2003年温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是8年),而全世界人均手教育的年限为11年,与之相比,我们整整相差了3年,而发达国家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为15
·9年。加拿大国民
新课程标准下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