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第3期 2010生5,El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Northeaster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MaY 20 0 跨越时空的契合——张爱玲和波伏娃的女性意识比较蒋书丽( 116085) 摘要:张爱玲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她塑造了很多血肉丰满的具有独特中国特质的女性形象,还在于她对女性的认识达到了世界的高度。尽管张爱玲的女性意识表达不够系统,理论性不强,但却不失深刻和尖锐。她以自己特有的文学表达发出了和世界顶级女权主义者同样的声音, 即“女人是后天形成的”,“婚姻是一种交易”等,可以说她对女性和婚姻本质的认识与波伏娃不谋而合,而她这种深刻性正是赋予她短暂的艺术生命永恒的艺术魅力的根本所在。她的出现和存在本身也就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关键词:女性意识;张爱玲;波伏娃中图分类号:1 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58(2010)03—0278—05 张爱玲之所以得到广大读者,包括一些学者的充分肯定,是有其充分理由的。她不仅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独特美学韵味的文学世界,也用她冷峻而富有穿透力的目光发现了中国女性的特殊的历史命运。她对女性问题的发言尽管只是寥寥几句,却道出了不可颠覆的真谛,那就是,女性作为一个个体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塑造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历史条件,或者说,女人的成长其实是一种被动的过程,正如波伏娃所说的, “女人是后天形成的”;同样,对于婚姻的本质,张爱玲也提出了和波伏娃相同的看法,即婚姻具有一定的交易性质。所以说,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已经达到了世界性的高度。在波伏娃的映衬下,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张爱玲的深刻。一、女人是后天形成的这是波伏娃在其《第二性》中表达的主要观点。《第二性》被称做是妇女的“圣经”,是波伏娃的女权主义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波伏娃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历史的、生理的、神话的等各个角度探讨了女性的历史命运和社会角色。但对于女性的历史成因,她非常明确地指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决定这种介于男性和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的文明”?309。这是波伏娃对女性本质的根本性定义,并被广泛接受。波伏娃还详细解读了女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即女人被形成被塑造的过程。在论述女人的生成过程中她运用了存在主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即“他者”。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明中,女性一直处于客体的处境之中,和以主体自居的男性构成了二元性的冲突,男人希望通过女人印证自己的男性气质,通过女人把自己变成偶像和永远的神话,并确保自己的主权地位。而女性却一直以来甘于自己的客体地位,通过向男性的认同获得自己存在的理由,包括用男性的视角来看待自己、修饰自己,千方百计使自己符合男性的口味。这样女性就把自己囚禁在“他者”的处境内,因为“习俗和时尚常致力于割断女性身体与任何可能的超越的联系”?185。于是,女人就成为男人的欲望的对象,不再可能成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即女性被异化。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尽管没有如此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但并不影响其思想的光芒刺破深沉的暗收稿日期:2009—11—30 作者简介:蒋书丽(1970一),女,辽宁营Izl人,大连理工大学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和
跨越时空的契合——张爱玲和波伏娃的女性意识比较.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