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弈》教案.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导入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我们小学阶段最后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我们都知道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弈》,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标注出来向老师请教。
2、板书:学弈,指导书写“弈”。
3、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标注出来,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4、听老师范读,再跟老师读。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5、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过短篇文言文,对文言文这种题材也有所了解,所以直接导入可以让学生马上回忆起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可以马上进入学习状态。了解体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形式,能自主朗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弈:下棋 学弈:学下棋(板书)
2、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其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句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可是他心里却总以为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想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4、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5、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指导。
6、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1、学生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字的意思。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 (板书)
(2)一人虽听之。(……的话),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代词,代指“鸿鹄”)(板书)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再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自己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思考讨论:
(1)两个人同时在最好的老师指导下学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因为一个人专心致志学习,而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2)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

《学弈》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iang19840906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