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失眠药方.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失眠偏方
一、心脾两虚
【辨 证】
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脉细弱。
【治 法】
党参、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龙眼肉、陈皮各10克,炙黄芪12克,炒枣仁15克,首乌藤3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
【治法二】
龙眼肉10克,炒枣仁10克,芡实12克。
【注 释】龙眼养血,枣仁安神,芡实固精。三物相合煮汁,其味酸甘适口,且又可疗心肾不交诸症,实为产后失眠及心阴血亏者所宜之补品。
枣仁龙眼汤:龙眼肉、炒枣仁各15克。将龙眼肉、炒枣仁加入水煎成汁,再加适量白
蜜即成。每日2次,早、晚服用。对久患帕金森氏病、气血亏虚者有补益作用。
二、心血不足
【辨 证】
心律失常,心悸怔忡,头昏目眩,面色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具有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改变。
【治法一】
党参15g,黄芪20g,白术15g,茯神15g,酸枣仁10g,龙眼肉15g,当归15g,炙远志6g,木香6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
【注 释】方用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滋生化之源而使气得补,血能生;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酸枣仁、茯神、炙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其补而不滞。合而为健脾补血,养心安神之功。如心血不足兼见气虚乏力时,可去党参,改用红参6g,并加黄精12g,以加强补气作用。
  如兼见心动悸而脉结代者,为气虚血少,血不养心之故。可用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炙甘草汤:炙甘草12g,人参6g,桂枝10g,阿胶15g,生地黄15g,麦冬15g,火麻仁10g,大枣10g,生姜10g。
三、水饮凌心
【辨 证】
心悸,胸闷痞满,口干口渴但不欲饮水,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恶心呕吐,流涎,小便短少,舌淡苔滑或沉细而滑,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治法一】
茯苓四两(12克) 桂枝去皮三两(9克) 白术二两(6克) 甘草炙二两(6克)
【治法二】
药物组成为:茯苓 三钱9g 芍药 三钱9g 白术 二钱6g 生姜 三钱9g附子 炮去皮,一枚,破八片9g。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
【注 释】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主治: 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本方药性偏温,对中医辨证属阴虚,津液不足者,用之宜慎。
四、气血两虚
【辨 证】
心悸,失眠,头晕,目眩,脱头发,面色苍白,爪甲不华,肌肤干清枯裂,形体消瘦,大便难解,妇女月经量少或经闭,舌质淡白,脉象细小或芤言语音低、呼吸短促微弱,神疲肢倦,懒于行动,自汗,胸闷,脱肛,滑泄不止,平时易于感冒及血失统摄。
【治法一】
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药8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3g、白术(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注 释】 补益气血。 气血两虚。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
本方在原书用治于失血过多,以致气血皆虚诸证。 肢体倦怠乏力,面色苍白无华,短气懒言,心悸怔忡。 脉细虚,舌淡苔白,皆为气血两亏,心脾不足所致。 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血亏,故头晕目眩。 方用参、术、苓

失眠药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59 KB
  • 时间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