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是这样。。。。。
生平历
唐供李
,崭露头角
(701-725)
,求道访友
(725-735)
,供奉翰林
(736-741年)
,漫游南北
(745-757)
5巫山遇赦,病逝当涂
(758-762年)
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
静宁西南),唐中宗神龙元年(705)随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
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
受权贵排挤出京。安史之乱中微永王李璘幕僚,因王室内讧受连累
外放夜郎,途中遇赦东还。诗风雄奇豪放,飘逸多致,感情奔放,
形象鲜明,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同
杜甫合称“李杜”,有《李太白全集》。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
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
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
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
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
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
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
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
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
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写作背景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无年(760)
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
庐山时作了这首诗。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
北京大兴县)人,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
“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
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线到
hbf
22的,
诗
山等户御舟
学自
庐山谣岢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
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凤兮凤兮,
何德之衰……”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这里,李
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
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2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