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5年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各章期末复习题.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5年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各章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教师在布置活动区域时,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这是活动区之间的 B .
A.界限性           D。规则性
2。积木、拼板、穿珠等材料应投放在 B 。
  C。科学区   D。语言区
、图书馆、计算机房、医务室等是 D .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工具
4.放大镜、天平、水箱等材料应投放在 C 。
A.操作区 B.木工区    C.科学区   D.积木区
5.《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C 。
A。1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6.教师在布置活动区域时,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师进行管理,这是活动区之间的 A  。
    C。转换性   D。规则性
7.幼儿园环境是指 D 。
A。幼儿园生活环境       B.幼儿园心理环境
C.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      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8。活动室墙饰的高度首先要适合 A 。
A。幼儿的身高 B.教师的身高   C.家俱的高度  D.房屋的高度
9。决定一个班级活动区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C  。
A.教师教学的需要   B.幼儿的人数 C.活动室空间的大小  
10.容易对学前儿童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社会因素是  B 。
A.物质环境    B。精神环境 C。经济发展 D.科技进步
11。木块、螺丝、工作台、砂纸等材料应投放在 B 。
A。语言区        D。积木区
二、概念解释
1.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指幼儿园内部内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
2.环境创设:建构良好的环境、改善不良的环境,以期充分利用环境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要素,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
3.活动材料:为幼儿各种活动的进行、维持与发展所需要提供的各种物品、器具与资料等.
4.行为情境理论:提出者是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巴克。他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若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不同个体所必需的行为模式具有相似性;行为情境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
5。生态系统理论:人类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环境和个体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整个生态组织系统,具体来说影响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可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小系统: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
:以大型组合游戏结构为主体,兼容其他游戏区域及各种可移动的活动材料,不仅能满足幼儿各领域的发展需求,而且能够满足幼儿个别差异的需要的具有复合功能的游戏场地。
7.物质环境:幼儿园内影响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最基本保障。
8。精神环境: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
三、分析
1。请在实习过程中观察所实习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提示: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包括:(1):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大型玩具及其它体育器材、园艺区、种植区、养殖区等。(2)幼儿园活动室内物质环境的设计与布置。主要包括:活动室内生态环境、活动室的空间布局、活动室的材料与布置、活动室的设备、活动室陈设的变更等。(3)幼儿园活动材料的选择与提供。活动材料既包括投放在园区环境内的材料(大型活动设施、轮胎阵、攀爬架等),也包括投放在户内活动区中的材料.(4)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利用的策略:充分地利用环境,把环境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要素;加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利用环境,“纪录”儿童的成长。

  幼儿园精神环境的三大构成要素——大众心理(包括幼儿园风气、大众情绪及时尚

15年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各章期末复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