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 页脚. ,目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此,必须正确认识和解决好动态的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和衡在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 扩大财政投资, 势必会扩大财政赤字。对于是否以及如何坚持财政收支平衡的问题, 学术界提出预算平衡论、功能财政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和充分就业预算论。要根据一定时期的资源状况(如短缺或闲置) 以及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出现的矛盾, 正确地处理财政收支平衡的问题。我们认为, 必须认识和运用财政收支矛盾和平衡规律, 实行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年度都要强求预算平衡,而是可以实行动态平衡, 即在一定条件下可每隔若干年实现一次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由于财政政策效应存在着时滞, 财政的一些经济性支出增加后, 可能造成当年财政赤字, 但这些支出最终会形成生产力, 从而会增加以后年份的预算收入。还应看到, 由于经济发展呈现周期性, 不同年份经济的繁荣或萧条以及供求状况不会一成不变, 如果固守年度财政的平衡原则, 就可能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因此, 要区分两种类型的财政赤字。一种是结构性赤字, 它是假定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以及政府取得充分就业的收入时出现的预算赤字, 是对经济周期性因素加以调整后的赤字, 这在一般情况下应予以杜绝。另一种是实际赤字, 这是缘于经济运行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所产生的财政赤字, 是未对周期性因素加以调整的财政赤字。在出现经济萧条, 资源大量闲置和失业严重的状况下, 可以实行“逆周期”调节, 实行适度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借以扩大总需求。在经济效益提高和税制较为完善的情况下, 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经济的增长, 有利于最终实现预算平衡或盈余。因此, 根据经济周期变动和资源状况,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实行动态的财政收支平衡原则。 1998 年我国中央财政赤字 960 亿元, 中央财政共发行国债 3891 亿元(不含财政部向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的 2700 亿元特别国债), . 页脚. 施和基础产业建设。 1999 年,我国在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经济学认为, 在资本存量超过黄金律的情况下, 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就不再是帕累托最优,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减少资本存量而生活得更好。另一方面,根据在离散时间或连续时间下的凯恩斯——拉姆齐规则,资本的边际产量相对于时间偏好率(或主观贴现率) 越高, 降低目前的消费水平而在以后享有更高消费水平, 这越划算。财政可运用国债这一经济杠杆, 合理调节储蓄、资本存量和消费。在公共财货是消费品的模型中, 典型的行为者具有“幸福函数”( 即瞬时效用函数), 且所有的物品为正常的, 政府支出一般会是顺周期的(费莱明, 1987 ) 。政府支出的水平将受到征税的边际成本的影响。要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用于投资品(如基础设施) ,就会被视作是对经济受到扰动的反应。在均衡条件下,政府支出的一部分也可作为当前生产的投入(布兰查德、费希尔, 1989 )。 1986~1997 年,我国最终消费年均增长率 % ,低于 GDP 年均增长率 % ,我国消费率在“八五”期间和 1997 年分别为 59% 和 % (
财政政策与国债分析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