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 2020 年)调整方案
永济市人民政府
二◦一八年三月
永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 2020 年)调整方案
项目申报单位:永济市人民政府
组织编制单位:永济市国土资源局
编制日期:二0—八年三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规划调整的背景 3
一、 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3
二、 2015 年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4
三、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7
四、 现行规划实施成效 10
五、规划调整的必要性 17
第二章 规划调整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9
一、 规划调整的指导思想 19
二、 规划调整的原则 19
三、 规划调整依据 21
第三章 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 25
一、 规划目标的调整 25
二、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6
三、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31
四、 中心城区土地规划调整 40
五、开发区用地规模和布局调整 43
六、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及管制规则 46
七、土地用途分区调整及管制规则 48
八、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53
第四章“三线”划定 54
一、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 54
二、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55
三、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56
第五章 乡镇级土地利用指标调整 59
一、 调控指标分解原则 59
三、 乡镇土地利用管制措施 65
第六章 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66
一、 加强规划调整实施的整体控制 66
二、 充分利用经济调控手段 67
三、 完善规划实施的基础保障 68
四、 提高规划调整实施的社会保障能力 69
、八 、,
前言
《永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于 2012年 6月 15 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批复文件为《关于运城市盐湖区等十 三个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的批复》(晋 政函 〔2012〕81 号)。现行规划实施以来,对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 源、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加强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保障生态用地等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协 调发展。
永济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西省循环经济试点市, “十三 五”期间,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 民生为根本,强力推进“工业崛起、农业转型、旅游突围、城建提升、 开发带动”五大战略。加快建成山西重要的铝深加工基地、机电制造 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城乡一体化示范基地和全国文化旅游名城, 争当全省非煤县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排头兵, 打造运城市经济发展的重 要增长极,建设“政治清明、经济活跃、人民富裕、生态文明、开放 包容的新永济” 。现行规划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永济市经济社会发展要 求。
为保障新形势下永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扎实做好本市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调整工作, 适时调整耕地保有量、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建设 用地规模等, 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 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 完善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 2016〕1096 号)、《山西省国土 资源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的通知 (晋国土资办发〔 2016〕74 号)和《山西省厅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 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晋国土资发〔 2017〕 414号)等要求,以运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下达的规划主 要用地控制指标 /目标为控制指导, 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 特编制《永 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以 2005 年为基期年, 2015 年为调整基期年, 2020 年 为规划目标年; 规划调整范围与现行规划一致, 即本市行政辖区内的 全部土地。
第一章 规划调整的背景
一、 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一)区域概况
1、区位条件
本市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处,“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是 山西的南大门、西部开发的前沿阵地。西临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 南与芮城县接壤,东与盐湖区交界,北与临猗县毗邻。地理坐标为东 经110 ° 15110 ° 45北纬34 ° 4435 ° 04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 ,总面积为 1208平方公里(即 )。
2、自然资源概况 本市位于山、塬、河地交汇处,市域范围内兼有山地、台塬、阶 地、
永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