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草药
广东中草药广东中草药水杨梅【别名】水石榴、小叶团花、白消木、鱼串鳃
【来源】为茜草科水杨梅属植物水杨梅Adina rubella Hance,以根、茎皮、叶、花及果实入药。6~8月采花;9~11月采果实;根、茎皮,全年可采;夏、秋采叶,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根:感冒发热,腮腺炎,咽喉肿痛,风湿疼痛。花、果: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阴道滴虫病。叶、茎皮:跌打损伤,骨折,疖肿,创伤出血,皮肤湿疹。
水杨梅
【别名】水石榴、小叶团花、白消木、鱼串鳃
【来源】为茜草科水杨梅属植物水杨梅Adina rubella Hance,以根、茎皮、叶、花及果实入药。6~8月采花;9~11月采果实;根、茎皮,全年可采;夏、秋采叶,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根:感冒发热,腮腺炎,咽喉肿痛,风湿疼痛。花、果: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阴道滴虫病。叶、茎皮:跌打损伤,骨折,疖肿,创伤出血,皮肤湿疹。
毛老虎
别名:山白芷、白面风、毛秀才。
形态特点:落叶亚灌木。茎直立,少分枝,园柱形,有纵细沟,密被棕黄色茸毛。叶互生,长椭圆形,全缘或有小齿,叶面深绿色,有腺点,少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绵毛,自基部伏向先端,叶柄短。秋季枝梢叶腋开黄色头状花,花柄及苞片密被白色茸毛。结小瘦果,被银灰光泽的毛茸。
生长环境:生于山地、坡地、灌木丛中。
采集加工:夏秋采叶、四季采根,鲜用或晒干。
性能:辛温。能祛风行气,消肿止痛,清热解毒。
木棉
【别名】英雄树、攀枝花、红棉
【来源】为木棉科木棉属植物木棉 ,以花、树皮和根入药。春季采花,晒干或阴干;夏、秋剥取树皮,春、秋采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花:甘、淡,凉。树皮、根:微苦,凉。
【功能主治】花:清热利湿,解暑。用于肠炎,痢疾,暑天可作凉茶饮用。树皮: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根:散结止痛。胃痛,颈淋巴结结核。
火炭母
【别名】翅地利、火炭星、火炭藤、白饭草、白饭藤、信饭藤
【来源】为蓼科蓼属植物火炭母Polygunum chinense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源形态】多年生蔓性草本,。茎圆柱形,略具棱沟,下部质坚实,多分枝,伏地者节处生根,嫩枝紫红色。单叶互生,矩圆状或卵状三角形。秋季枝顶开白色或淡红色小花,头状花序再组成圆锥状或伞房状。瘦果卵形,具三棱,黑色,光亮。
【性味归经】微酸、微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滞,凉血止痒,明目退翳。用于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肝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白喉,百日咳,角膜云翳,霉菌性阴道炎,白带,乳腺炎,疖肿,小儿脓疱疮,湿疹,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1凉;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火炭母
五指柑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根黄白色。枝四方形,密生灰白色绒毛。掌状复叶对生;小叶5,间有3,中间小叶最大,卵状披针形,长3~10cm,全缘或每侧有2~5浅锯齿,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形,5齿瓣;花冠淡紫色或淡蓝色,先端5裂,2唇形,外面有绒毛;雄蕊4;子房4室,柱头2裂。小坚果球形,黑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性味: 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 祛风,除痰,行气,止痛。用于感冒、咳嗽、哮喘、风痹、疟疾、胃痛、疝气、痔漏。
血见愁
【别名】人苋、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叶里含珠、野麻草
【来源】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去泥土,晒干。
【性味归经】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广东中草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