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概述
本周开始我们将学习物理学中新的内容 —— 力学,我们主要学习什么是力以及力的 测量与重力的性质。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我们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 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施力,即一 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3、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在两 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
4、 力一般用字母“ 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 “ N表示。
5、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6、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7、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法。
例 1、“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出力, 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 不 会施出力 ”的说法对吗?
解析:
本题要从力的概念以及力的相互作用性入手。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物 体是否有生命,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也就是说,受力物体 一定同时也是施力物体,马拉车时,车也拉马、人扛木头时,同时木头也压人,所以上 述说法是错的。
答案:
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 它同时也充当施力物体给另外的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例2、如图所示,F1与F2的关系是()
Fi > F2 B. Fi < F2
C. Fi = F2 D . F2可能大于 Fi
解析:
根据力的图示法可知,线段的长短可以表示力的大小,但是必须先看标度,而不是 直观地从线段的长短去确定力的大小, 只能根据所确定的比例单位,即标度去计算力的
大小,由于题目的图中未给出标度,所以选项 A、B、C,不可能一定成立。
答案:D
(二)力的测量
1、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它所受的拉力
成正比。
(2)构造:弹簧、挂钩、指针、刻度板、外壳。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估计一下你所要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
(2)使用时:第一、观察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第二,对弹簧测力计的拉杆施 力,要沿着螺旋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第三,读数时指针靠近哪条刻线就取哪条刻度线 的值,并带上单位。
例 3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点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如不准确,先调准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有摩擦
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解析:
本题粗一看时, 四个选项似乎都很正确, 这就要求理解弹簧测力计使用时的各项注 意事项•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不一定仅测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力,其他方向 的力也可测量,在测量力时,只要保证弹簧测力计和该力平行就可以了。
答案: A
例 4、教学演示的示教弹簧测力计下端挂有重 4N 的物体时,弹簧测力计伸长了 4cm。
那么下面所设想的实验中,符合实验情况的是( )
A •将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取下,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在弹簧两端同时用 4N的力去压
弹簧,弹簧将缩短 4cm
B .在不超过量程的条件下,弹簧下挂 5N重的物体时,弹簧伸长了 5cm
将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取下,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在弹簧的两端同时用 2N的力拉 弹簧,弹簧将伸长 4cm
将弹簧测力计倒置,手提住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将重 4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 提环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大于 4N 的位置上
解析: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 —— 在弹性范围内, 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题 目中当弹簧测力计下挂 4N的物体时,弹簧伸长 4cm,选项B中挂5N的物体时,弹簧 伸长 5cm 是符合伸长与拉力成正比的,所以 B 是正确的。而选项 A 是弹簧受压力时, 发生的是缩短的形变, 对弹簧而言类似的也有弹簧的缩短与其受到的压力成正比,故 A 是正确的。而 C 与此结论不吻合。选项 D 由于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弹簧不仅要承 受 4N 重物的拉力,还要承受弹簧测力计壳重的拉力,故 D 也是正确的。
答案: A、B、D
(三)重力
1、 重力是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的一种力。这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 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物体的 重力计算公式为: G=
力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