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名词解释:
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研究形象的科学。
2. 平面构成:是在平面上按一定的原理设计,策划的多种视觉形式。
3. 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
4. 第 14 页的第二节形象与空间这段话和鲁宾之壶仔细看看。(简述题:图与地的关系?)
5. 基本形:是指构成图形的元素单位。一个点、一条线、一块面都可以在为基本形元素。
6. 形态组合关系:相遇,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
7. 渐变构成:是指基本形或骨骼逐渐地,有规律地循序变动,它会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8. 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或骨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发射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渐变。
9. 特异的概念:在规律骨骼和基本开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开的特征,以突破规律的单调感。对比是一种自由构成的形式,它不以骨骼线为限制,而是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蔬密,虚实显隐,形状,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对比而构成的。(协调是求似,对比则是求差异)
10. 矛盾空间:在平面设计中有时故意违背透视原理,有意地制造出同视觉空间毫不相干的矛盾图形,这类图形又称矛盾空间图形。
11. 边洛斯三角形:利用人的眼睛在观察形体时,不可能在一瞬章全部接受形体各个部分的刺激,需要有一个过程转移的现象,将形体的各个面逐步转变方向。
(简述题:简述边洛斯三角形的原理?)
12. 重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象,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与逻辑相互重合,系统合成一个新的形象,我们称之变重像。
13. 变像:按照一的目标,利用形的相似永生,把一种形象渐渐地变为另一种形象称为变像。变像是渐变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14. 简述题:简述渐变与变像之间的区别?
15. 色彩构成:根据构成原理,将色彩按照一定的关系原则云组合,创造出(调配出)适合目的的美好色彩,这种创造(调配)过程,称为色彩构成。
16. 色彩三属性:即明度,色相,彩度。
17. 明度:指色的明暗程度,也可称色的亮度、深浅。
18. 色相:指色彩不同的相貌。
19. 彩度:是色彩的鲜艳度。亦称饱和度。
20. 色立体:色彩姑属性的关系,有秩序有系统地排列与组合,就可构成三维立体的色彩体系,简称色立体。
21. 减色混合:通常指物质的、吸收性色彩的混合。混合后的色彩在明度,彩度上较之最初的任何一色都有的下降,混合的成分越多,就越暗越浊。
22. 叠色:指当透明物叠时所得到的新色方法。特点是透明物每重叠一次,透明度就会下降一些,可透过的光量也会随之减少,叠出新色的明度肯定降低。所得新色的色相介于相叠色之间,彩度也有所下降。
23. 空间混合: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一起,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在人视觉内达成的混合称空间混合,又称并置混合。
24. 色相对比的特征:将
平面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