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精神分析(古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
2、新精神分析学派
自我心理学派:哈特曼、艾里克森
社会文化学派:霍妮、弗洛姆、沙利文
⑴ 从产生条件看,它起源于精神病的治疗实践,是一
个非学院派心理学。
⑵ 从研究对象看,它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
常的人。
⑶ 从研究内容看,它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
等更深一层的内容。
⑷ 从研究方法看,它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
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
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历史背景
二、思想文化渊源
三、精神病学背景
二、思想文化渊源
1、哲学方面:
弗洛伊德受尼采、叔本华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
2、心理学方面:关于“无意识”概念的渊源
莱布尼茨的“微觉说”是无意识概念的萌芽 ;
费希纳 提出无意识的“冰山”假说;
哈特曼的《无意识的哲学》。
另外,受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影响,弗洛伊德提倡生物决定论。
三、精神病学背景
1、精神病的形成原因
两种观点:“生理病因说”、“心理病因说”
2、精神病的治疗方法
麦斯麦术(通磁术)
催眠术 (布雷德术)
三、精神病学背景
3、在运用催眠术进行治疗方面,法国做得最好
巴黎派(沙可)
南锡派(法国乡村医生李厄保)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这一术语和弗洛伊德的名字为整个现代世界所知晓。心理学史上的其他一些重要人物,在心理学之外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弗洛伊德在普通公众中一直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弗洛伊德出现在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上三次,而最后一次是在他逝世60年之后。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一个犹太家庭。1873~1881,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医; 1895年,弗洛伊德和布罗伊尔合著了《癔病研究》一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的开端 ;1900年,他出版《梦的解析》;1908年精神分析学派正式成立;1909年赴克拉克大学演讲。
1938年被迫离开奥地利前往英国,1939年逝世。
弗洛伊德 霍尔 荣格
精神分析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