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闲阶级论》读书笔记.doc标准文档
《有闲阶级论》读书笔记
凡勃仑 ·托尔斯坦 ( Veblen Thorstein ,1857-1929 年)是作为一个辛
辣的社会批评家而为一般公众所知的。他出生于威斯康星州的一个挪
威移民的农业社区, 从小他一直讲挪威语, 直到十几岁才开始讲英语。
在卡尔顿学院,凡勃仑从师于约翰 ·贝茨 ·克拉克 (John Bates Clark) ,
他是当时新兴的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一位一流的理论家,而后来凡勃仑
正是对这一学派展开了最尖锐的抨击。 作为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
研究生,凡勃仑从师于著名的哲学家查理斯 ·桑德斯 ·皮尔斯 (Charles
Sanders Peirce) ,他是实用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此学说后来经过威
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 和约翰 ·杜威 (John Dewey) 的努力而更加广为人知,在耶鲁大学,凡勃仑最终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并在威廉 ·格雷厄姆 ·萨姆纳 (William Graham Sumner) 指导下学习经济学,此人作为美国的一流“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广为人知。他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是《有闲阶级论》一书。但从职业上说,他是个经济学家,是政治经济学杂志的第一位主编,并在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上有广泛著述。
“物尽天择,适者生存” ,这是人尽皆知的宇宙竞争法则,人类社会当然也如此。 1899年,42岁的凡勃仑出版了他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作品《有闲阶级论》 。当时正处于 19世纪末期,即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时期,此时,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形成,社会生活的失范、
无序随处可见。而此时,斯宾塞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Social Darwinism )”,它认为社会也像个体一样,应被看作是以这样方式进
化的有机体,富人之所以为富人,是因为他们才能出众;而穷人则是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 ,因为他们技不如人,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是成功的标志。这一理论在当时收到了美国资产阶级的热烈欢迎,他们将其奉为金科玉律,大肆宣扬。
然而,当时的美国经济学家凡伯伦,却以超然的眼光,冷静地剖析了社会的贫富现象。 《有闲阶级论》研究了在财产所有权或金钱关系的基础上如何形成所谓的 “有闲阶级” 以及这个阶级的地位和作用。他通过独特的视角,对富人们的粗俗不堪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抨击。
作者由有闲阶级谈到制度,从心理学和历史的角度阐述了制度的演变过程。本书被称为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同时它在社会学领域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文艺界的学者也认为这是一本难得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批判现实的著作。
凡勃伦应用“历史起源法”来说明“有闲阶级”怎样从远古时代的历史胚胎中产生出来,又怎样经历了不同的形态变化;其次他又从人的本能、思想、习惯出发来说明有闲阶级的形成以及它的“地位和价值”。所谓有闲阶级,简单点说,就是不用从事任何劳动,也能让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体面地生活的阶级。但是它的产生还是要有条件的,首先,部落必须有以掠夺为目的的生活习惯、有战争或大规模狩猎活动;其次,生活资料的获得必须相当从容
《有闲阶级论》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