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力与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二、力的合成
  、分力
  用一个力F来等效代替几个力时,被代替的几个力叫F的分力,用来代替的F叫这几个分力的合力。
  
  共点力:如果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求几个已知分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
  (1)共线二力合成
  A、方向相同的二力合成:F= F1 + F2 方向与二力的方向一致。
  B、方向相反的二力合成:F=︱F1 - F2︱ 方向与二力中较大的力方向一致。
  (2)不共线的二力合成
  物理学家们经过大量准确的实验证明: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 F2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过程:用事先粘贴在黑板上的橡皮筋做力的合成实验。
  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①橡皮筋的自然伸长时的“O”点要记下。
  ②用两把弹簧秤拉伸时要保证细绳与弹簧秤的拉勾要在一条线上。(斜拉时发出的吱吱声表明有摩擦力)
  
③拉力大小不要超过弹簧秤量程,弹簧秤要与黑版面平行。
  ④记录时要记下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⑤画平行四边形时,不是真实存在力的线段用虚线表示。
  实验顺序:
  ①用两把弹簧秤把橡皮筋从“O”点拉长到“O’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燕燕盛会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