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手术麻
耳鼻喉科手术麻醉
手术特点
疾病常累及气道或压迫气管 , 需要在围术期妥善处理
手术部位多在腔隙深部 , 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野小 , 操作困难
范围在头颈和颜面部 , 手术常与麻醉共同合用同一气道。
耳鼻喉科手术麻醉
第 1 节 麻醉特点
喉部神经支配
感觉支分布于会厌到 声带的粘膜
运动支支配环甲肌和杓横肌
喉上神经
喉返神经
感觉支分布于声带以下至气管的帖膜
运动支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部肌肉
* 注: 喉上神经阻滞 清醒气管插管; 喉返神经阻滞 声带麻痹
耳鼻喉科手术麻醉
术前用药
常用颠茄类药 , 减少鼻及咽喉部分泌。
阿片类药慎用于咽喉部和中耳手术 , 以免抑制喉保护反射及引起恶心呕吐。
镇静药可镇静和抗焦虑。但对气道阻塞病员,使用镇静药需特别慎重。
严重气遭梗阻或扁桃体术后出血者应免用术前药 , 仅需抗呼吸道分泌药。
耳鼻喉科手术麻醉
第2节 麻醉选择
局麻
适应症: 耳鼻喉科手术多数可选用局麻。
优点: 全身干扰少; 呕吐误吸的可能性小; 局麻药液中加用肾上腺素 , 可减少手术野渗血利于手术操作; 保留意识可望手术中取得病人配合。
缺点: 头面口腔血供丰富 , 局麻药吸收迅速 , 且误注入血管的可能性大。
耳鼻喉科手术麻醉
常用局麻方法 :
1) 耳廓外耳道口手术:l%利多卡因局部浸润。
2) 耳道及鼓室成形手术等:1%利多卡因阻滞下列有关神经:
(1) 外耳道前壁和鼓膜的耳颞神经鼓室支;
(2) 耳上部及耳道顶壁皮肤的耳颞神经耳支;
(3) 耳道上三角区棘、乳突前缘骨膜的迷走神经耳支和耳后的耳大神经。
耳鼻喉科手术麻醉
3) 鼻腔内手术可直接用三片浸有 1% 利多卡因和 1:100000 的肾上腺素合液的棉片留置在粘膜表面 , 分别阻滞蝶腭神经、鼻睫神经和鼻腭神经。
4) 外鼻手术须作鼻外神经、滑车神经和眶下神经阻滞。
5)上颁窦手术除表面麻醉外 , 可阻滞蝶腭神经节。
耳鼻喉科手术麻醉
6) 喉头手术局麻包括在舌根部涂利多卡因软膏;在咽后壁、声带、会厌部喷 2%~4% 利多卡因溶液;在梨状窝部用浸有局麻药液纱布块留置 1~2min, 以阻滞喉上神经的喉内分支;病情允许时作环甲膜穿刺 , 气管内注入 2% 利多卡因 1~2m1 等 ( 最大安全量是 1mgkg 〉。
7) 喉上神经阻滞可在舌骨下角附近穿刺。
8) 舌咽神经阻滞在腭咽弓中点稍后方向侧壁穿刺 , 可有效地消除张口器反射。
耳鼻喉科手术麻醉
全麻适应症
小儿和神经紧张病人 , 局麻手术的效果也难以保证。
气道出血 , 局麻病人往往难以合作 , 常需全麻。
手术范围广、难度大或精细的显微外科手术 , 要求病员长时间固定头部在特定位置不动者宜选全麻
内窥镜手术中因喉头反射及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刺激 , 可影响循环 , 单纯局麻也难以完全控制。
手术涉及前庭易引起恶心 , 呕吐、眼球震颤和头痛 , 难在局麻下完成。
耳鼻喉科手术麻醉
全麻优缺点
优点:不受手术范围和时间的限制;气管内插管可控制气道 , 防止血和脓液等误吸入肺。
缺点:可因病变出现气管插管困难;麻醉与手术常用同一气道 , 可相互干扰;全麻下并用肾上腺素 , 有引起心律失常的顾虑等;病人消失不能得到配合;对全身影响较大 , 不良反应多。
耳鼻喉科手术麻醉
耳鼻喉科手术麻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