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幻灯(第六章油料病害)
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李洪连
第五章油料病害 Oil-seed crop Diseases
本章学习重点:
1. 油料病害的主要种类和危害;
2. 大豆包囊线虫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3. 花生叶斑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4. 花生茎腐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
5 油菜菌核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6. 芝麻枯萎病、茎点枯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
第一节油料作物病害概述
一油料作物的种类和经济地位
二油料作物病害的发生危害情况
世界中国河南主要种类
1. 大豆病害 120多种 50多种 30多种病毒病、包囊线虫病、
叶斑病、根腐病等
2. 花生病害 50多种 30多种 20多种叶斑病、茎腐病、线虫病
3. 油菜病害 100多种 34种 10多种菌核病、病毒病、霜霉病
4. 芝麻病害 40多种 20多种 20多种茎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
第二节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
一发生与危害
大豆胞囊线虫病又称黄萎病,属世界性病害。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黄淮等到地,一般减产10%-20%,重者可达30%-50%,甚至颗粒无收。该病是我国目前大豆上危害最大、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病害。河南省东部沙质土区发生较重。
(Symptoms):
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危害。大豆受害后,植株明显矮化,叶片褪绿变黄,瘦弱,似缺水、缺氮状。病株根系不发达,根瘤稀少并形成大量须根,须根上附有大量白色小颗粒,即线虫的胞囊(雌成虫)。
( Pathogens):
学名及分类
Heterodera glycines
属异皮科,胞囊线虫属。
胞囊
、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卵初为长圆形,一侧微弯,
形成于雌虫体内,贮存于胞囊中。幼虫分4龄,脱皮3次后变成成虫。
1龄幼虫在卵内;2龄幼虫破壳而出,雌雄难分,均为线状,线虫
在土中自由活动数周后从根冠侵入寄主;3龄幼虫雌雄可辨,雄虫
仍为线状,雌虫腹部膨大成囊状;4龄幼虫形态与成虫相似。成虫
雄虫线状,雌虫梨形。
大豆胞囊线虫
; (雌); ; ; ; 6三龄幼虫(雄); (雄); ;
3 病原生物学:
线虫发育温度范围为10-35C ,适温为17-28C 。胞囊线虫对干旱的抵抗力较强而对高温的抵抗较弱。发育湿度一般以土壤湿度60%-80%为最适宜,土壤过湿,氧气不足,线虫容易死亡。
胞囊线虫生殖方式为雌雄交配,交配后产卵在雌虫体内。
寄主和病原菌致病性分化:
胞囊线虫除危害大豆外,还可危害小豆、绿豆、白羽扁豆。其他多为不常见作物和杂草:金沙草、水棘针、苜蓿、野碗豆、野生大豆等。
大豆胞囊线虫有生理分化现象。我国黑龙江及吉林为3号、辽宁兼有1号和3号小种,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为4号小种,此外安徽还发现5号小种,山东、河南发现7号小种。
( Diseases Cycle )
1 越冬:大豆胞囊线虫主要以胞囊在土中越冬,带有胞囊的土块也可混杂在种子间成为初侵染来源。胞囊抗逆性很强,可保持侵染力达8年。
:线虫在田间传播主要通过田间作业时农机具和人、畜携带含有线虫或胞囊的土壤,其次为排灌水和未经充分腐熟的肥料。
普通农业植物病理学 (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