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
摘要:《枫桥夜泊》是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一颗闪亮明珠,以唐朝诗人张继的著名诗作为词,作曲家黎英海谱曲为其赋予新的生命,因而这首诗作以音乐的形式被更多的人喜爱并且传唱。本文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为主要研究对象,文章将从作品的词、曲之美出发,联系笔者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出现的问题,着重分析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演唱特点,以期可以给其他的声乐学习者带来些许参考价值。
关键词:枫桥夜泊;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
一、唱出古诗词韵味
(一)关键字的咬字。第一句中的第一个“月”字非常关键,在前面较长的钢琴伴奏引子中,演唱者需要进入歌曲情境、酝酿歌唱情感、调整歌唱呼吸,提前在心理上准备好歌曲的第一句,这个“月”字要轻轻地慢慢地拉开咬,切不可打破月夜的宁静。这句的高潮应是“霜”字,在全句的最高音处,笔者在初唱这首作品时,将这个字很快地归了韵,听起来更像是“shua”。观察一下“霜”字的音节“sh-u-ang”可以发现它是由介母“u”到“ang”再归韵,在咬这个字时要在“u”上有所停留,内口的口型由小变大,将字头、字腹和字尾咬清楚,并归好韵。第一、二、四句的句尾字分别是:“天(tian)”、“眠(mian)”、“船(chuan)”,这三个字的音节中都带有“an”,在演唱时容易把这些字咬的很扁,这个时候可以试着把“a”和“n”拆开来咬字,将口型竖起来,并且在“a”上面适当延长一些再归韵,其实这首《枫桥夜泊》中的“满”、“寒”、“山”、“半”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咬字。第二句中开头的两个字“姑(gu)”和“苏(su)”,以及第一句中出现的“乌(wu)”是笔者在演唱这首作品时的“绊脚石”。他们的共同点是由元音“u”构成,一音到底。声乐学时练声时对于稳定喉头和放松舌头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本作品的“姑”“苏”处在小字二组的升F音上,便很容易出现声音挤卡僵硬的现象,因此在唱到这里时要保持好吸气的状态,口腔和喉咙保持打开的状态,横膈膜推动气息的流动,略带微笑地去咬字。(二)特殊唱法。摇音:每一句中的句尾字“天”、“眠”、“寺”、“船”都作“摇音处理”,就像是古人摇头晃脑地读诗,又好像是古琴中的揉弦,笔者在演唱时觉得这更像是秋风吹动下的水波,慢慢荡漾开来。“摇音在声乐演唱中多称颤音,主要表现为音高快速而均匀地波动”。
①在这首作品中除了每句的句尾字使用摇音处理之外,第一句中的“啼”也可以加入摇音。装饰音:此作品的装饰音集中体现在了第三句中的“苏”字,这个字的音是2,那么在演唱的时候加入一个上波音,旋律变为了2322,这样的装饰音巧妙地表现出古诗词的韵味,也让歌曲体现出吟诵风格。
二、以声诉情——选用恰当的声音
(一)音色的选取。要选用恰当的,符合古诗词艺术歌曲韵味和特色的声音去演唱。笔者认为在演唱《枫桥夜泊》时不可用过于明亮的音色,也不需要过于厚重的声音,过亮或者过厚的声音都与古诗词含蓄典雅的气质不相符合,因此取二者之间,用稍微暗淡却不失柔美的声音去演唱。(二)声音力度的变化。如果从头至尾都用一成不变的音量去演唱的话,这首歌就会失去色彩,那么《枫桥夜泊》在音量的选取上不仅要遵从谱面上的力度符号,也要根据特定环境的变化,适当改变声音的力度。例如第一句

浅谈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临近再说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