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污泥的来源、分类
污泥的来源:
在污废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悬浮物质。
各种自然沉淀中截留的悬浮物质(在废水中已经存在的)
由原来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胶体物质,经生物处理、化学处理转化而成的悬浮物质
污泥的来源、分类
按污泥来源不同
初次沉淀污泥:
来自初次沉淀池
剩余活性污泥与腐殖污泥:
来自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的二次沉淀污泥
消化污泥:
初次沉淀污泥,剩余活性污泥和腐殖污泥
化学污泥:
用混凝、化学法处理废水,所产生的污泥
污泥的来源、分类
按污泥成分不同:
有机污泥:
含有机物,典型的有机污泥有剩余活性污泥、生物膜厌氧消化后的消化污泥,还有油泥及废水固相有机污染物沉淀后形成的污泥
无机污泥:
含无机物,泥渣、废水利用石灰中和沉淀、混凝沉淀和化学沉淀物
污泥的来源、分类
污泥的性质指标
污泥的性能指标对污泥的处置方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含水率:
单位质量污泥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数
污泥的比重:
指污泥重量与同体积水重量之比
污泥的比阻;
单位过滤面积上,单位质量干污泥所受到的过滤阻力
毛细吸水时间:
污泥中的水在吸水纸上渗透距离为1cm所需要的时间,比阻与毛细吸水时间有一定关系。
污泥的来源、分类
挥发性固体(VSS) 和灰分(NVSS) :
挥发性固体(VSS)污泥中有机物的含量,又称灼烧减重
灰分(NVSS)污泥中无机物的含量,称灼烧残渣
污泥的可消化程度:
污泥的可消化程度,污泥中有机物是消化处理的对象,一部分可以消化降解,另一部分不可降解,用名词表示污泥中可消化降解有机物的比例
污泥的来源、分类
污泥的肥分:
污泥中有机物是消化处理的对象,一部分可以消化降解,另一部分不可降解,用名词表示污泥中可消化降解有机物的比例
污泥的卫生学指标:
主要指氮、磷、钾、有机质、微量元素的含量。污泥的卫生学指标,污泥中含有许多病原体,影响环境。名词指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污泥处理的目标
减量化
由于污泥含水率高,体积大,经流程处理后,污泥体积减少到源体积的十几分之一,由液态转化成固态,便于运输和消纳
稳定化
污泥有机物含量很高,极易产生腐败和恶臭,经消化段处理,易腐败部分有机物被分解转换
无害化
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及病毒,经消化阶段处理,可杀死大量病毒,提高污泥卫生指标
资源化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如沼气、建材、绿化
污泥的处理工艺流程图
污泥污泥浓缩污泥消化污泥脱水污泥处置
上清液消化液滤液
处理系统
污泥工艺流程4个阶段
污泥浓缩阶段
污泥初步减容,缩小后续设施、设备的容积,浓缩采用重力、机械、气浮浓缩工艺
污泥消化阶段
分解污泥中有机物,减小污泥的体积,杀死病毒。消化分为厌氧、好氧工艺
污泥脱水阶段
进一步减容,使污泥由液态转化为固态,方便运输和消纳。污泥脱水分为机械、自然干化
污泥处置阶段
回收利用污泥中有用的部分主要有污泥填埋、焚烧、堆肥、建材
污水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环境污染治理设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