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 锅内加药处理
第一节 水垢的生成及危害
第二节 锅内加药处理法
第三节 锅炉的排污
第一节 水垢的生成及危害
一、水垢的生成过程
给水中的杂质达到饱和析出,附着在锅炉受热面上的沉淀物为水垢,悬浮在锅水中的为水渣。
一次水垢:沉淀物质靠近锅炉管壁,直接附着沉积在受热面上;
二次水垢:在锅水深处析出,黏附在一次水垢上面。
第一节 水垢的生成及危害
一、水垢的生成过程
生成水垢沉淀的原因:
(1)盐类的过饱和溶液结晶析出;
(2)有机胶状物和矿质胶状物受热沉积;
(3)以各种不同分散度存在的某些物质固体颗粒的焦结和黏结;
(4)某些物质的电化学过程。
第一节 水垢的生成及危害
一、水垢的生成过程
各种盐类的饱和溶液产生固相沉淀的条件是:
(1)温度升高,盐类溶解度降低;
(2)锅水蒸发,接近饱和的溶液达到饱和析出固相物质;
(3)物质在被加热和被蒸发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形成难溶盐类。
结晶核心————水垢原始结晶————水垢
合并
聚合
粗糙度
氧化膜
1、原(初)生水垢的生成过程 成垢盐类直接在锅炉受热面上析出的产物。
(1)受热分解
钙、镁盐类由于受热而分解。
如碳酸盐硬度组成盐类的受热分解。
(2)溶解度降低
CaSO4、 CaSiO3 、 CaCO3等,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
(3)相互反应
溶解度较大的盐类和其他盐类反应,生成难溶化合物。
1、原(初)生水垢的生成过程 成垢盐类直接在锅炉受热面上析出的产物。
(4)水的蒸发和浓缩
锅水的不断蒸发浓缩使水中溶解盐的浓度不断增大,使其达到饱和,在蒸发面析出晶核,或以原有的水垢颗粒为结晶核心。
锅水在剧烈蒸发时,蒸汽泡不断在受热面产生,汽泡下形成局部蒸干。
(5)金属表面的离子化
锅炉金属表面带负电荷,结垢物质带正电荷,静电吸引。
2、再(派)生水垢的生成过程 成垢盐类在形成水渣状难溶物后,重新附着在受热面上的产物。
(1)水渣转化
Mg(OH)2、Mg3(PO4)2等,初生时多是水渣形态,当因其黏附性较强,如排污不及时,容易黏附在受热面上转化成水垢。
(2)相互反应
水渣与水垢之间,或水渣与金属腐蚀产物之间,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局部反应,使水渣转化为水垢。
若锅炉蒸发强度高,循环性能好,水渣呈悬浮态,则难以转化为水垢;否则相反。
第一节 水垢的生成及危害
二、水垢的危害
1、水垢的导热性
物质的导热性能用热导率来衡量。
热导率λ:单位温度梯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导热介质的热量。单位W/(m·K)。
第一节 水垢的生成及危害
二、水垢的危害
2、水垢的危害
(1)锅炉钢板、管路因过热而被烧损;
(2)燃料大量浪费;
(3)降低出力;
(4)增加锅炉检修;
(5)危及安全。
第二节 锅内加药处理法
一、概述
锅内加药处理法: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数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转变成为水渣,然后通过排污将水渣从锅内排出,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
特点:设备简单、对水质适应范围大、投资小,成本低、操作简单,效率高(处理得当时达85%以上)。
C锅内加药处理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