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
一、 导言
《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经过几年的运行,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过渡,已经被上市公司等为主的企业群体接受,但在我国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所有477万户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占97.11%、从业人员占52.95%、主营业务收入占39。34%、%,加强小企业管理、促进小企业发展是保持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构建完成的基本标志,它意味着我国的总体会计改革已经完成了从会计制度为核心的规范体系向以会计准则为核心规范体系的重大转变。《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共同形成了我国企业会计界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但是《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本篇论文主要阐述的就是两者的区别。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不同
(一)准则框架体系
企业会计准则由一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准则指南构成。其中准则指南包括会计准则解释、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2。小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由总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财务报表、外币业务、附则等组成。
(二)会计科目设置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设置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在不违反统一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以不设置相关的会计科目。企业也可以根据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主要根据具体准则中涉及确认和计量的要求,规定了160多个会计科目及其主要账务处理,基本涵盖了所有企业的各类交易或事项。
会计科目的分类:分为6类,分别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主要根据具体准则中涉及确认和计量的要求,规定了60多个会计科目及其主要账务处理,主要涵盖小企业的常见交易或事项。
会计科目的分类:分为5类,分别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三)财务报表的组成
1。企业会计准则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至少应当包括:(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5)附注。
2。小企业会计准则
财务报表是指对小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3)现金流量表;
(4)附注.
(四)主要会计处理对比
(1)存货跌价准备的处理不同
在《企业会计准则》下,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存货准则确定存货发生减值的,按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投资者投入存货成本的初始计量不同
在《企业会计准则》下,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