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是万物的尺度”.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所谓的宗教多元论里, 我看到的是无数不相同的世界观: 希克说有一个终极实在而各宗教都以自己的方式回应这一终极实在。库比特说没有什么终极实在, 一切的宗教及一切的世界图景都只是人自身所创造的, 是人的艺术。潘尼卡说有一个整体的世界, 宇宙-神-人构成的整体是其终极的维度。所以,宗教的多元论意味着不仅要面对各种不同宗教的世界观, 而且要面对关于如何面对这种多元宗教世界观的各种不同的世界观。人类多种宗教共存的历史由来已久, 但没有哪一个时代有当今如此层出不穷的多元理论试图来规范这种状况。全球化是一个空前活跃的盛况,一个乱糟糟的时代。宗教多元论要给每一个不同宗教以地盘, 然而没有哪一个信徒会认为有多个终极的世界。那么在一个同样的终极世界里, 许许多多不同的各自拥有绝对至上性的神们如何共处呢?对此不同的宗教多元理论的处理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消解任何一个神的终极实在性,以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来看待和评价各种不同的宗教。比如希克, 虽然他设定了一个所有宗教共同的终极实在, 但他同时也认为这只是人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 人也可以以无神论和非实在论之类的“自然主义”的方式看待世界。而他之所以选择“宗教的方式”只是因为他认为“自然主义”对大多数人是没有希望的——一方面是人的潜能缺乏实现, 另一方面是事实上的身体痛苦和精神与情绪上的痛苦得不到解脱。又比如库比特,他更为彻底的认为没有终极者,没有一个外在的实在的世界和一个永恒的秩序来决定所有的意义, 世界是语言的世界, 而语言是漂流的, 一切宗教只是一种艺术的世界图景。由此, 他直接宣布:“我们不得不是民主人士和实用主义者。”是否选择宗教,选择何种宗教只在于何种宗教更能使生活快乐和完美。可见二者都取消了神—人的对应, 而将神归于人的尺度之下。而作为一种多元原则的贯彻,他们同时也取消了自己那一套学说的实在性。希克只认为那是他自己选择的一种方式, 而库比特认为自己的创作只是一种艺术创造。也就是说一切的世界观都只在于你自己的选择和创造, 也就是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将神至于人“实用主义”标准之下是这一尺度最为彻底的运用。这就是他们在“上帝死了”的历史之后重新选择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 文明发展了几千年后的今天, 这句古希腊智者的名言竟然有了如此来势汹汹的复活, 几乎成了立在我们时代上空的唯一信条。那么亚里士多德指出的这句话给自身带来的困境是如何被解决的呢? ——如果人是万物的尺度,那么人也是这句话本身的尺度, 也就是说你相信它就对, 你不相信它就不对, 那么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奇怪的是, 在我们的时代这种逻辑矛盾不存在了。因为我们接受一个漂流的世界、一个完全个人化的世界, 我们不相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 也不需要什么普遍的真理。真理只是一种共识, 人并不总是需要共识, 只有在共同面临某种必要时才如此, 比如当全人类面临宗教冲突带来的灾难时,便需要关于宗教多元论的共识。人是万物的尺度, 所以对于任何事物, 你可以这么相信, 但它不必是如此; 它不必是如此, 但你可以这么相信。当年智者的这一句话致使苏格拉底用一生去辩驳。人是万物的尺度, 还有正义可言吗?没有正义的灵魂是健康的灵魂吗?现在可以看到也会有一个时代不需要去谈论正义, 而只需要谈实用; 至于灵魂的正义, 那也得有人相信有灵魂

“人是万物的尺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