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土地利用规划--居民点用地规划 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土地利用规划--居民点用地规划
第七章 居民点用地规划
第一节 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
第二节 城镇化问题
第三节 城镇体系规划
第四节 居民点规模
2
【内容提要】部门用地规划是在对一定区域范围内国民经济主要用地部门用地进行现状分析,需求预测,供需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对各部门的用地在时间、空间上作出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其关键是确定各部门的用地土规模,用地位置,用地时间,做到定性定量,定位,是贯穿整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过程的一项核心工作,也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终成果的体现。本章主要介绍居民点用地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居民点用地问题、城镇体系、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居民点用地布局等。
【重点内容】掌握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布局的基本理论方法。
【教学要求】认识和掌握居民点用地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居民点用地规划的理论依据,掌握居民点用地规模的确定和结构布局的基本方法。
3
第一节 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
一、居民点的形成
二、居民点的分类
三、居民点用地
4
一、居民点的形成
从牧业中分离出农业,人类历史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从事农业耕作的人逐渐从游猎活动中分离出来定居于土地上,历史上出现人类居住的村落。
当人类社会有了剩余的粮食,农民中产生了专业的手工匠人,他们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出现了人类历史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为城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条件。
世界上第一批城市诞生在距今6千年之前,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埃及古国)、地中海沿岸、印度河一恒河流域和我国的黄河流域。
5
(一)居民点的形成
居民点,或称“聚落”,是指居民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点。
它是由建筑群、道路网、绿化系统以及其它设施等物质要素所组成的综合体。
居民点并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劳动分工的加剧,都对居民点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6
(一)居民点的形成
1.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
原始游牧狩猎 村落 城市 城镇体系
7
2.居民点是城市、城镇和乡村的总称
(一)居民点的形成
城市是由乡村演化而来的。两者的本质区别是高度集中与相对分散。
乡村是广袤的面
城市是散布其间的一些人口高度密集的点
3.居民点的发展:人类住区
人类住区:指人类拥有的一切由自然和人工因素所组成的人类聚居实体。
人类住区:强调外在形式
人类聚居:重视本质内容
居住区:指某一具体的,仅用于日常起居或家居式生活的建筑物群体。
8
农村居民点:
日本农村居民点
日本农民都是散居的
农民住宅风貌依旧保持原有的形态,在旧有的建筑基础上配备现代化生活设施。
村落中农户的比例日渐缩小,1970年为48%,2000年仅占11%。
9
韩国“新村”
农村居民点:
韩国1970年开始新村运动。
从1970年11月起的8个月里,韩国政府为全国每个村庄免费提供300袋水泥,要求用于村里的公共事业。
到70年代后期,农村全部通车,农户都用上了电灯和自来水。
韩均有20至40户。
10

土地利用规划--居民点用地规划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幻影
  • 文件大小3.89 MB
  • 时间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