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4章 公共关系客体——公众.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4章公共关系客体
——公众
1

2

公众是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
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
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3

1)整体性。 2)共同性。 3)多样性。 4)变化性。 5)相关性。
4

1)根据公众的重要程度可划分为首要公众和
次要公众
首要公众即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
败的那部分公众。
次要公众指那些对组织的自下而上和发展有一
定影响、但没有决定性意义的公众。
5
2)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将公众分为顺
意公众、逆意公众、边缘公众三类
顺意公众指那些对组织的政策、行为和产品持
赞成意向和支持态度的公众。
逆意公众指那些对组织的政策、行为或产品持
否定意向和反对态度的公众。
边缘公众则是指对组织持中间态度、观点和意
向不明朗的公众。
6
3)根据公众的稳定性程度,可区分为临时公众、周期公众、稳定公众
临时公众是因某一临时因素、偶发事件或专题活动而形成的公众。
周期公众是指按一定规律和周期出现的公众。
稳定公众即具有稳定结构和稳定关系的公众。
7
4)根据公众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可以将公众分成四类: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非公众指处在某组织的影响范围之中,但却与该组织无关。
潜在公众主要指由于潜在的公共关系问题而形成的潜伏公众、隐患公众、隐蔽公众或未来公众。
知晓公众是潜在公众逻辑发展的结果,即公众已经知晓自己的处境,明确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问题与特定组织有关,迫切需要进一步了解与该问题有关的所有信息,甚至开始向组织提出有关的权益要求。
行动公众自然就是知晓公众发展的结果。
8
5)根据组织的价值判断又可以将公众区分为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和被追求的公众
受欢迎的公众是完全迎合组织的需要并主动对组织表示兴趣和交往意向的公众。
不受欢迎的公众指违背组织的利益和意愿,对组织构成潜在或现实威胁的公众。
被追求的公众指很符合组织的利益和需要,但对组织却不感兴趣、缺乏交往意愿的公众。
6)根据公众的组织状态来划分,可把公众分为非组织公众和组织公众
9

10

第4章 公共关系客体——公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