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雍和宫导游词雍和宫的建筑,在南北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天王殿、雍和宫大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五进大殿, 构成雍和宫的主体建筑, 其中以法轮殿和万福阁最为辉煌。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北京雍和宫的导游词,欢迎欣赏。北京雍和宫导游词: 雍和宫, 座落在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 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也是中外闻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1983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雍和宫占地面积 66, 400 平方米, 有殿宇千余间。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 年), 原是康熙皇帝在明代太监官房的旧址上为皇四子胤礻真( 后为雍正皇帝) 修建的府邸。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 ,胤礻真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后,改称雍亲王府。胤礻真登极后,于雍正三年(1725 年) 钦定雍和官。雍正皇帝不仅把雍和宫作为佛事活动场所, 还把御前侦探险的特务机关“粘杆处”的署衙设在宫内, 为他刺探情报, 捕杀异己,进行秘密活动。雍正十三年(1735 年) 雍正皇帝暴死在北京西郊圆明园中, 后曾把灵柩停放在雍和宫, 为此, 永佑殿( 神御殿), 法轮殿等主要建筑由绿琉改成黄色琉瓦, 并在神御殿供奉雍正皇帝的影像。此后,这里成为供奉清帝祖先的祠堂。乾隆九年(1744 年), 乾隆皇帝为笼络蒙藏上层人士, 大兴土木, 增建许多寺庙殿堂, 将雍和宫改建为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必建后的雍和宫规模宏伟, 巍峨壮观。清人曼殊震均在《天咫偶闻》中描写道: “殿宇崇宏,相设奇丽。六时清梵,天雨曼陀之花; 七丈金容光焕发,人礼旃檀之像。飞阁复道,无非净筵; 画壁璇题,都传妙手,固黄图之甲观,绀苑之香林也。”在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和日伪政权的统治之下, 雍和宫遭受了极大的破坏, 许多艺术吕和珍贵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和反动官僚窃取。 1950 年到 1953 年,由政府拔款对寺院进行了全面修缮,雕梁画栋,金装绣裹,再现往日的庄严和华美。 1952 年,在北京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的新西兰等。 195 3 年,印度、缅甸等七国僧侣代表团在这里举行了隆重法会。 1954 年,达赖和班禅都到雍和宫讲经说法。许多国家的领导人, 如印度的尼赫鲁、缅甸的吴努、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等, 都曾来此朝拜。国内外游人香客前来参观、朝拜,更是络绎不绝。雍和宫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化大革命”中, 尽管佛事活动被迫停止了, 但在周恩来的指示下, 建筑、碑文、影壁、牌坊、经卷、法器等全部得到妥善保护, 这座文化艺术宝库得以幸存下来。 1977 年至 1979 年,国家又拨款 300 万元进行全面修缮, 其中佛像贴金就用去黄金 700 两,使雍和宫更加庄严瑰丽,金碧辉煌。 1981 年2 月,雍和宫交给佛教团体管理使用,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雍和宫恢复了由喇嘛担任格斯贵、文赞、得不奇等宗教职务,成立了教务委员会,负责管理寺内事务。委员会下设扎布桑( 办公室主任) 和教育、宗教、生活、库房、接待、卫生六个奈日布( 管家) ,并制定了宗教活动、文物管理、外事接待等各项规章制度。 1983 年,雍和宫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乌云伯尔吉喇嘛被推选为雍和宫代住持。 1985 年,雍和宫又成立了庙务管理委员会,管理寺内宗教事务。雍和
北京雍和宫导游词.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