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一、望江南温庭筠
古诗词赏析: 一、 望江南 温庭筠 主旨: 写思妇的离愁别恨。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1 词中表面写悠悠的流水, 实则暗喻, 这是的表现手法。思妇的脉脉含情和对心上人的思念 (愁绪) 借景抒情 2 描述一下“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这句诗所呈现的画面。 看遍了 一艘艘驶过的客船, 却没有一艘属于自己。 夕阳欲落未落, 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 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 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离去。 3 下面对《望江南》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A、“梳洗罢” 才“独倚望江楼”, 表明她精心打扮, 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 一个“独” 字, 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 、“斜晖脉脉
水悠悠” 表面上写水, 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 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 盼望归人的情景, 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 、 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 写得清新淡雅, 空灵秀丽, 而又朴实自然。 后人评价说: “绝不着力, 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4 “过尽千帆” 句, 写江上过往船只之多和思妇等待之久, 衬托思妇。 失望之深。 5 、 表达女主人公两句表现女子盼夫早归, 望眼欲穿的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6 、 品析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独倚.望江楼(写出了 妇女凭栏眺望的时间之长和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
的人归来的心态。) 二、 渔 家 傲 范仲淹 主旨: 此诗抒发了将士们有家难回、 壮志难酬、 思乡 忧国的情怀。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1 、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 不恰当的一项是: ( ) D A. “塞下秋来风景异” 中的“异” 字, 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 . “千嶂里” 中的“千嶂” 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 “浊酒一杯家万里” 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 “羌管悠悠霜满地” 写出了边关虽寒冷, 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 、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D A、 从“塞下” “霜” 等词语可以看出, 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B. 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 又流露出思念家乡 和亲人的感情。 C. “衡阳雁去” 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 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 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 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3 、 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C A. 词的上
阙写的是“落日孤城” 的边塞景象。 B. 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 的心情。 C. “人不寐” 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这首词基调悲壮, 意境开阔, 风格和“苏辛” 相似。 4 、 本词中“四面边声连角起” “羌管悠悠” 的塞下之声让你联想到什么?边塞之声让我们联想到边塞的荒凉、 战事吃紧的肃杀以及入夜后
古诗词赏析一、望江南温庭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