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杨氏之子说课稿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杨氏之子说课稿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含有感受、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五年级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有一定难度,本课教学设计以文本为载体,分为朗诵、诵读、赏读和综合性学习4个教学步骤,以此提升学生的积累和利用等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 学会3个生字、会认6个字,掌握8个参考注释;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 品味课文意思,认识杨氏之子聪慧的个性品质。
  教学关键:了解句子含义;积累利用课文的精美语言,体会作者的表示技巧。
  教学难点:感悟杨氏之子回复的妙处,和同学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2、3。
  教课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聪慧的您,知道古代哪此聪慧的孩子?今天,我们来认识又一位古代聪慧的孩子――杨氏之子。看看她聪慧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哪些个性品质让我们心动。
  二、阅读感受、整体把握
  朗诵
  1 学生自由朗诵,老师课堂巡视,相机点拨。关键指导“惠、曰、禽、诣”的读音和写法。注意多音字“为、应”的读音和使用方法。
  2 读出课文停顿之美。
  老师范读,学生注意老师怎样断句,在书上画出停顿符号。多媒体课件1出示原文:
  梁/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
  学生大声朗诵课文,必须时辅以肢体语言,感受文言文和当代语言的差异。
  读补充注释,加深了解课文意思。多媒体课件2出示:
  ①氏:姓,杨氏即“姓杨的”。②之:相当于“的”。③梁:孔坦,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⑤其父:她的父亲。其,她。⑥以:用来。⑦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⑧应声:紧伴随声音。⑨闻:听说。⑩夫子:先生,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3 读出课文韵白之美。
  师生进行文白对话。老师读一句译文,学生读一句对应的古文。例:
  师: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子才九岁,很聪慧。
  生: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
  多媒体课件3出示译文: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子才九岁,很聪慧。孔君平去探望小孩的父亲,她的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复:“我没听说孔雀是先生家的家禽呀。”
  师生再读一遍课文。老师读一句古文,学生读相对应的一句译文。
  4 读出课文情感之美。
  第一句是课文总起句,可用叙述的语气读;第二句能够看出孔君平和杨家关系很好,和小孩子很熟,语气要平和亲切;第三句能够感受到杨氏之子很有礼貌,很会待客,可用赞许的语气读,语气上扬;第四句能够感受到孔君平很幽默风趣、小孩子很聪慧机智,要读得诙谐欢快,妙趣横生。
  诵读
  全班齐诵;小组合诵;同桌互诵;个人独诵。达成正确、流利、有感情。
  赏读
  1 品味佳词妙句。
  最能表示课文专题的词是哪一个?“聪惠”是什么

杨氏之子说课稿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