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甘肃地域特色甘肃美术的地域特色和艺术个性.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甘肃地域特色甘肃美术的地域特色和艺术个性

  [摘要]甘肃美术有着独特的地域性,这种特征一直影响着甘肃画家的艺术个性。在新时期,怎样把地域特色的内涵和精神真正挖掘出来,是现代甘肃画家面正确现实问题。   [关键词]甘肃美术;地域特色;艺术个性;
  [中图分类号]J021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4-0073-02
  甘肃在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地带,历史上一直是中原联络西北乃至中西亚、欧洲大陆的咽喉、纽带和多个文化的交汇地,在政治、经济上有十分主要的地位,在人类文明史上做出过主要的贡献。伴随古文化中心的南移和古丝绸之路的渐衰,甘肃乃至整个西部美术日趋边缘化。正是这种文化地理上的阻碍,使得边缘化的艺术有了一个自由发展空间,突现出愈加强烈的地域特色。
  甘肃画风的形成,显然得力于甘肃文化的熏陶和浸润。甘肃作为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拥有难以数计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从原始地画、马家窑彩陶图案到雄浑壮丽的汉唐遗风,尤其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这些古人的伟大艺术发明,放射着刺眼的艺术兴芒,陶冶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艺术家。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甘肃画家的绘画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文化遗存外,甘肃特有的自然景观和地理地貌资源,也是甘肃美术工作者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艺术宝库。连绵起伏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湍流飞跃的雪域长河、独具特色的草原荒野……这种独特的地域环境带给艺术家创作激情,使艺术家受到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涤荡。从地域文化中摄取部分绘画元素,无疑会对甘肃美术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明清以降,伴随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甘肃作为交通要道和文化交流聚集地的地位逐步被替代。敦煌莫高窟的发觉,催生了西方对甘肃的探险和盗宝狂潮,也吸引了我国很多有识之士踏上甘肃大地,寻求中国文化的本真。她们当中有王国维、罗振玉、于右任、向达、梁思成等文化巨擘,也有张大千、常书鸿、吴作人、王子云、关山月、赵望云、黎雄才等艺术大师,由此,激发了一股探索、挖掘、研究西部美术资源的热潮,涌现出大量地域特色浓厚的艺术。1943年,常书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渺无人际的戈壁大漠,自此开始了她长达半个多世纪弘扬和保护敦煌文化的人生之旅,被世人称为“敦煌的保护神”。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吕斯百、刘文清、洪毅然、韩天眷、黄胄、张阶平、陈伯希、陈兴华、娄傅义等艺术家来到甘肃,将她们一生的精力和心血全部献给了甘肃美术事业,成为甘肃美术事业的开拓者。吕斯百的《兰州卧桥》、《有一条大桥经过黄河》等作品,以洒脱的笔触和丰富多变的色彩,反应了黄河岸边的物情风貌,极富黄土地的质朴情调。韩天眷上世纪50年代以来投身西北,其花鸟写意画生气盎然、鲜活生动,有着深厚的功底。张阶平的水彩画取材于西北高原景物,运笔洒脱自由,吸收了传统水墨写意画沉着痛快的笔法,画面色调清雅而不沉闷;作品寓细节的明丽改变于整体色调的沉着统一之中,善于借助颜色和水分的调和改变烘托空间的深度和烟云雨雾,显得笔简意长。洪毅然把绘画的创作和教学涉足到艺术理论,由通常的艺术理论进入哲学和美学的研究,因此她的美学理论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文革”十年,受时代气氛的影响,甘肃绘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对象全部显得比较单一和僵化,美术教育事业也受到较大的冲击。伴随“文革

甘肃地域特色甘肃美术的地域特色和艺术个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