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蒜黄的栽培技术.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蒜黄的栽培技术

  摘要总结了保护地,包含大棚建造、选种、种蒜处理、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蒜黄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蒜黄;保护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文件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02-0150-01
  蒜黄是利用大蒜鳞茎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软化栽培生产的一个无公害蔬菜,生产规模可大可小。其生产周期短,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在12~30 ℃的条件下均能生长。所以,秋、冬、春3季全部可生产[1]。种植时应依据生产季节、外界气温改变,合理安排种植场所,以调整蒜黄生长的小气候。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以下。
  1大棚建造
  通常若在8―9月高温季节生产,应选择户外遮荫处。冬季和早春外界气温低,要在有一定温度条件的场所进行生产。生产中应采取保护性能很好的塑料大棚或小拱棚进行栽培。进行大棚种植时,母棚要遮光严密或覆盖草帘,子棚内避光要好。为了充足利用大棚内的空间,可依据详细情况做成多层床架式苗圃;每层床架相距70~90 cm,基部为高20 cm的种植苗床。床底平铺碎秸秆,上覆10~12 cm厚的营养土,营养土由7份菜园土、7份细沙、2份有机肥配制成。
  2选种
  种蒜必需选取鳞茎大、分瓣少的优良白皮蒜品种,此蒜种含有休眠期短、转化率高、蒜黄品质好的特点。在播种前要剔除腐烂、瘦弱或有机械损伤的蒜瓣[2]。
  3种蒜处理
  选取个大、瓣粗、均匀一致的种蒜,剥除鳞茎的外包皮和基盘,播种前用高美施活性腐殖液肥500~600倍液浸泡24~48 h,让其吸足肥水,浸后捞出,沥干水分后堆闷8~12 h进行催芽。
  4播种
  种植时将蒜瓣紧挨着密植于畦床中,蒜瓣间尽可能不留空隙,通常用种量为15~18 kg/m2。种满畦床后,随即覆盖3~4 cm厚的细沙土,用木板拍实压平,再浇1次透水[3]。
  5田间管理
  温度管理
  播种后至出土前。为促进蒜瓣早日萌芽,应保持较高的温度,且夜温比白天高[4]。囤蒜前要生火提温,使棚内温度保持在30~35 ℃,栽后5 d保持在25~30 ℃,以利于种蒜发芽生根。当蒜黄长高至8 cm时,棚内温度宜低,通常保持在20~22 ℃,以促进蒜黄健壮生长。
  蒜黄长高至15 cm。此时棚内温度应逐步降低,以18~20 ℃为宜,但不可低于15 ℃,土温应保持在12 ℃以上。此时若温度过高,蒜黄生长过快,叶片细弱,会影响蒜黄的产量和质量。
  蒜黄苗高20~25 cm。此时应加大通风量,温度控制在16~18 ℃之间,以促进蒜黄粗壮、高产,提升品质。在收获前3~4 d,加大通风,温度保持在10~15℃,预防蒜黄徒长、倒伏。
  水分管理
  管理标准。水分管理的关键是适时适量浇水,控制好床土湿度,促进叶片快速生长[5]。土壤过干,叶片生长缓慢,影响蒜黄产量和质量;若棚内空气和土壤湿度过大,又轻易发生腐烂。浇水应视床土的干湿、温度高低和通风量大小等灵活掌握。生产中可采取手握床土法,抓一把土握紧,手松土落并散开时,即需浇水。通常4~6 d浇1次水,每茬蒜黄浇水2~4次,收割前2~3 d应适量浇水1次,既确保蒜黄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为第2茬生长奠定基础。
  多层架式栽培的浇水方法。上层2 d浇水1次、中层3 d浇水1次、下层4 d浇水1次,水量为上层

蒜黄的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3-09